第367章 穷则思变(1/2)
提尔皮茨突然探出身体,凑近宁远,注视着宁远的眼睛,问道:“远东那片冻土,我是不会信的。”
宁远轻轻摇头,说道:“白天零下五十度,夜里零下六七十度,地下有什么还重要吗?先把马铃薯煮熟再说。开发千里无人区?按照顺序,铁路、电网、煤炭、衣食住行,一环卡死,整盘凉凉。”宁远直接下定论:“让你们德国人来,也不行。”
“好吧!我相信你们就是为了所谓的面子。”提尔皮茨不再坚持。
“冻土,就是木材,也是巨大的财富。”
“如果奥匈宣布兼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两州,你们会有什么动作?”提尔皮茨饶有兴趣地问道:“你们这么关心这个问题,不可能什么也不做吧!”
“主动开火,再和沙俄人玩玩乒乒乓乓。”宁远轻描淡写地说道:“让尼古拉二世做选择题,是单选?还是多选?”
提尔皮茨笑了,大胡子和肩膀一起抖动,他说道:“或者,尼古拉二世一个都不选,把括号空着。”
宁远也笑了,感叹道:“如果我是尼古拉二世,我也可能把括号空着,什么也不填。”
“我的‘尬德’呀!是谁把你们拉上了世界的牌桌?”提尔皮茨感叹道:“你们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一直以为游刃有余的列强,不得不谨慎应对每一个突发事件。”
“是你们德国人拉了我们一把”宁远肯定地说道:“不管你们用了多大的力气,或者说有没有用力,我们都找到了借力而上的机会。”
“坦白地说,我们德国人没有用力,甚至只是作了一个伸手的假动作。”提尔皮茨担言道:“对此,我们德国内部深刻分析过,我们确实没有真要帮你们的意思,一切都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你们很会借势,更会创造机会,很有自己的想法,也足够的隐忍,你们成功了,非常棒,德国因为有你们这样的朋友,感到光荣,幸运。”
“总之,我们是真心的感谢你们。”宁远说道。
“我们也要感谢你们,你们让德国对战争有了新的理解。”提尔皮茨真诚地说道:“谢谢!”
提尔皮茨和莱茵哈特-舍尔回到政府宾馆,关于坦克又讨论了很久,夜里做的梦都是关于坦克的。
第二天上午,戈辉与提尔皮茨、莱茵哈特-舍尔,坐在政府宾馆的豪华套房里。三人面前的茶几上茶香四溢,蒸气袅袅。
“昨天的坦克看了,感觉怎么样?”戈辉一边用杯盖刮着浮沫,一边问道:“坦克和飞机的出现,绝对会改变战争的形态。不管你愿不愿意,该来的早晚会来。而且,你还必须得跟上,别人有,你也得有,有了不一定有用,但是你如果没有,别人的一定会有用。”戈辉最后用“啧啧啧”三个字结尾。
“坦克,真的让我们惊叹,你们真的把它搞出来了,一直以来我以为你在吹嘘。”提皮尔茨坦言道:“当初,用德国的工业技术,包括造船技术,换你们的飞机、坦克、卡车、越野车技术,我是反对的。”
戈辉心想,换了我,我也反对啊!我又不傻,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再说,我拿出来的技术放在当下,也不差呀,虽然很多都是跟你们一起完善的。
“但是,当我们制造的卡车把炮弹运进威廉港的时候,当我坐进枭龙越野车的时候,当通信兵开着边三轮摩托车把文件拿给我签字的时候,那一刻,我知道,德国赚翻了。”提尔皮茨一脸歉意地说道:“对不起,当初我误会了你。”然后,站了起来,右手摸着胸口,很绅士地向戈辉弯腰。
戈辉连忙起身,并侧过身体,他确实不能接受,立即探身拦住提尔皮茨,您不必这样,我也算半个德国人,我儿子还是波茨坦公爵,我们是互惠互利的,然后示意提尔皮茨坐下说。
“你们提供的车轮,改变了战争形态。”提尔皮茨坐下后,继续说道:“谷物运输是铁路补给的首要任务,军马饲料消耗巨大,直接影响军队机动性。现在,军马变得不那么必要了。”
S1赛季期间欧洲军马的饲料主要由谷物和草料组成,具体配比因用途不同而有所差异:
普通骑兵战马?:每匹每天需草料13斤、谷物(料米)3.8斤。?
驮炮、通讯等骑马?:每匹每天草料13斤、谷物4斤。?
骑兵战马?:每匹每天草料15斤、谷物5斤。
“提醒部长阁下,这些车轮可比战马贵多喽!禁卫军每装备一辆,都像是在割肉。”戈辉坦言:“北方特区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军车装备十分谨慎,不必要不装备。”
“德国也一样,那点军费,陆军和海军都在争,很快还要有空军,还有坦克……”说到坦克,提尔皮茨说不下去了。那个大个子也是花钱的大头,昨天问宁远价格,听到成本价,他的心揪了半天。坦克是好东西,正如戈辉所说,平坦战场上克敌致胜的法宝。但是,价格也忒贵了,海军还要造战列舰,这军费,应该怎么分?
终于说到军费了,坦克可是要花大钱的,德国人该怎么选择呢?戈辉很想知道啊!哈哈哈……
“部长阁下的‘平衡舰队’还在打造吗?还想找机会与英国人用战列舰拼刺刀吗?”戈辉淡淡地问道。
提尔皮茨脸上满是焦虑,说道:“你觉得德国应该怎么办?”
“我刚才说过了,都得有,一个都不能少,不管德国愿不愿意,马克够不够花。”戈辉说道:“北方特区也是一样,都得有,一个都不能少。”
提尔皮茨眉头紧锁,德国要做的事太多了,但是德国的马克不够多。
“你说英国人为何愿意转让造舰技术和船舶动力技术给北方特区?”戈辉问道。
“他们不给,我们给,到时候他们的技术就不值钱了。这世界上,并不是只有英国有技术,德国也有,而且更先进。”莱茵哈特-舍尔插话道:“你手里还捏着他们的俘虏,他们是没办法,不给不行。”
“确实有这方面原因,但是技术就是技术,不存在不值钱一说。”戈辉淡淡地说道:“我敢说,英国的那些技术,很多国家一百年后还是不会。”后世已经证实,戈辉说的很有底气。
提尔皮茨和莱茵哈特-舍尔对视了一眼,然后一起点头,西班牙就是最好的例子,大航海时代的老牌强国,工业革命也有一百多年了,西班牙不但没有强大,似乎越来越差。
“其实,英国人这么做,还有更隐晦的另一层意思——甜蜜陷阱。”戈辉说道:“北方特区基础差,底子薄,需要建设的地方太多太多。还有军队建设更是花钱的大头,特别是军舰,一艘主力舰动辄上万吨,那才是真正的吞金巨兽,开起来更是烧钱的机器,有多少钱都得填进去。”
海军确实花钱,特别花钱,提尔皮茨感受非常深刻。特别是无畏舰下水后,一艘舰排水量上万吨,主炮统一大口径,成本直线上升,全速跑一天,至少要吃掉360吨煤炭。要是半年出海,就得6万吨煤。整个舰队一年光煤就上百万吨。这还不算主炮的炮弹,一发炮弹要四万马克以上。要是穷国,白送他们一艘,也养不起。德国煤多,也得精打细算。(一战”之前,1英镑能够兑换约20马克。)(英国无畏舰主炮,以12英寸(305毫米)穿甲弹为例,一发炮弹2000英镑,德国的炮弹是我大致估算的)
提尔皮茨的钱总是不够花,每一马克都是从财政大臣手里抠出来的,从陆军那里抢来的。如果吵架能力不行,又不会给皇帝陛下画蓝图,海军就会吃大亏。刚巧,吵架和画图都是他擅长的。
“英国人知道,我们太想强大了,太想要海军了。他们料定我们肯定会大量建造军舰,也知道那是个永远填不满的大窟窿,连英国都吃不消,更何况成立不到十年的北方特区呢!”戈辉继续说道:“我们就这样掉进了英国人给予的‘甜蜜陷阱’,那么,我们的国家建设债券够用吗?”
“是啊!这也是我想问的,你们的国家建设债券够花吗?”提尔皮茨笑问:“感觉你们有花不完的钱,这也是我们最不理解的事情,你们的钱哪儿来的?”
“英国人认为,我们的银圆早晚有花完的一天,然后就得用纸币,纸币可不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一旦我们看不住自己的心,大量印纸币,就离死不远了。英国人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打赢我们。”戈辉微笑着说道:“假如要毁坏一个国度,那就粉碎它的货币,英国人也抱着这个想法,这也是北方特区为什么咬死金银双本位+物资本位,以白银为主,物资为辅,黄金做压舱石的根本所在,也是魅力所在。”
提尔皮茨和莱茵哈特-舍尔都在凝神倾听,他们觉得他们窥视到了北方特区钱多的秘密所在。
戈辉进一步解释道:“白银容易获取,国际市场上也容易买到,最近十几年价格一直下行。其本身也有货币属性,虽然不比黄金,但绝对比纸币更靠谱,最重要的是量大管饱。然后说物资本位,纸银圆之所以可以当银圆用,真正的原因是它能买到东西。我们储存了大量的粮食、食盐、布匹、猪肉、钢铁、石油、煤炭等等,只要我们有大量的物资,我们的纸币,就是纸银圆。我们就有花不完的钱。”
啪!提尔皮茨重重的拍自己的大腿,惊叫道:“原来如此!这么简单的问题!帝国财政大臣,脑袋里装的都是屎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