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禁卫军 > 第374章 出发中东

第374章 出发中东(1/2)

目录

第二天早上的报纸上,登载了戈辉在酒会上描绘的蓝图,无数蒙在鼓里的民众,喜不自胜,仿佛看到了自己越来越好的生活,他们从心底里感谢戈辉总督。他们来到这里,过上目前来说尚可的生活,过上了比以前好的生活,全是因为戈辉总督。

乔治走了,还带走了一千名战俘,这是戈辉投桃报李的礼物。等他回到英国,一定会被当成英雄接待。

当戈辉向拔锚起航的乔治王储座舰轻轻挥手时,两辆龙旗荣耀轿车先后停在了锦港火车站广场前的临时停车区。

刘允文、谭延凯等五人从两辆龙旗车里下来,快速走向购票处,直接出示证件,买到了20两的豪华商务包间票。可以坐六人的小包间,宽敞私密舒服,自从有了又快又稳的火车,他们就再也不能忍受颠簸的朝锦公路了,除非朝锦高速开通。

这次平壤之行,可以说非常的成功,倭方更是高规格的接待了他们。

刘允文、谭延凯等五人,在平壤与倭国朝鲜驻屯军司令官长谷川好道大将、倭国朝鲜统监伊藤博文等倭方代表,沟通了三天,快速的签定了《大清国北方特区与倭国朝鲜边境自由贸易区协定》。

戈辉当初强调的条件,他们寸步不让。只要有利于赚钱,倭方的条件只要不过分,他们基本上不会反对,所以双方谈判基本没有障碍。大部分时间都在确定规则,事件处理办法等。

事实上,倭方也是为了赚钱,他们与欧美的贸易非常顺畅,但是距离太远了,运输成本过高,关键是倭国的产品在欧美地区没有优势,所以与清国的贸易成了他们的重中之重。

特别是最近两年,倭国与北京朝廷管理区的贸易额一直在增加,与北方特区的海上贸易也增长显着。于是就考虑增加陆上交易口岸,进一步提高交易量。不提高不行,倭国快被债务压垮了。

所以,这次的谈判,与其说北方特区一方故意放水,不如说双方都在放水,都在为赚钱,赚大钱开绿灯。

最后,边境自由贸易区定在了丹东对岸倭方一侧,刘允文强调,在倭方一侧可以,但是必须在鸭绿江边上,必须在禁卫军的大炮射程之内。

这是刘允文和谭延凯明说的,根本不顾及倭方代表的心情。

倭方为了赚钱,直接认下了,反正他们又没打算开战,射程之内又何妨,难道你们还能无缘无故的开炮吗?

接下来双方还要共建钢铁大桥,光靠浮桥和渡轮可满足不了交易量。

江岸的永久码头也要尽快修起来,轮渡需要码头。

坐在豪华商务座席的小包间里,刘允文提醒在座的几位,可以让家族的人速来丹东这边,立即买地建设仓储基地,或是物流公司。以后仓储和物流将是自由贸易区细水长流的赚钱大头。四千多万人口的国家,算上朝鲜半岛人口,怎么也超过五千万了,比北方特区人口还要多很多,购买力应该比朝廷那边强大,怎么说人家之前还是列强之一呢。

对他们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赚钱机会。人多了,酒店饭店、餐饮娱乐的需求也就随之而来。只要你有钱,钱生钱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

五个人都是心思活泛的人,接下来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很快就心里有数了。

下火车后,刘允文和谭延凯立即钻进龙旗车,告诉司机:“不回商务局,去特区长官府。”

“孙长官病了,在禁卫军总医院。”司机说完,马上又解释道:“传言说,昨天下午突然就病了,直接住进了禁卫军总医院。今天上午,我还送咱们的令狐副局长去探望孙长官了,停车场停了很多龙旗荣耀。”(龙旗荣耀基本上只卖政府机构,能配龙旗车的,职位都不低。)

“那就去外事局吧!去向总督大人汇报。”孙允文说道。

“总督大人应该在锦州港区,今天英国访问团回国,都登报了。”司机说着,随手递出一份今天报纸。

“那就先回商务局吧!”刘允文最后说道:“反正晚一两天也没事。”

朝阳新城区的朝阳大道上,集中了特区政府绝大部分的核心部门。比如18号的特区长官府,以及18号正对面的17号是特区内务部,位于十字街角紧把边的1号是特区储备银行,8号的特区财政局,还有紧把另一边的在十字街角的40号外事局大厦。

龙旗星途商务车直接驶入朝阳大道11号特区商务局大院。

从商务局大楼出出进进的人,看到刘允文都会立即停下脚步,问候,然后让路。

刘允文看到迎上来的秘书国和(此次出差没带秘书),立即吩咐道:“通知各部门,半小时后,会议室开会,请程副局长和令狐副局长先来我办公室。”

刘允文不知道,他的商务副局长令狐聪已经另有身份了。

三天前,孙再芝任命令狐聪为“北方特区波斯湾海外领地民事商务全权代表”。今天上午令狐聪去医院探望孙再芝,主要目的是辞行。

此时锦西大厦的招待酒会上,令狐聪高举酒杯:“首先预祝我们中东之行顺风顺水。那块平方公里的沙漠,是北方特区的海外领地,想做中东的生意,想赚阿腊波人的钱,那里就是机会。那里不但不限制经营项目,还永久免关税。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赚多少钱,那是你们自己的本事。我是北方特区波斯湾海外领地民事商务全权代表,出什么问题都可以找我,我保大家安全。内部矛盾我解决不了,但是只要和外国人有关,我保你们不会吃亏。”

令狐聪的话,立即得到几百人的回应,因为此时的令狐聪代表特区政府。

令狐聪举起酒杯,向各个方向示意:“干杯!发中东财!”

众人向令狐聪举杯,一起回应着“干杯!发中东财!”然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还是在铁西大厦,六楼的一间大会议室里,禁卫10、11师,上尉及以上军官全部到场,主席台上只坐着两个人——戈辉、宁远。

宁远把驻军中东的核心原则,以及注意事项,全部强调了一遍。

戈辉只强调一句:“不论对手是谁,先下手为强,干了再说。”

如果说宁总长的“核心原则”和“注意事项”是套在他们头上的笼头,那戈辉那句“先下手为强,干了再说。”相当于直接给他们松绑,可操作的余地就太多了。

宁远扭头看向戈辉,一脸诧异,戈辉马上补充:“我的意思是,特殊情况下,比如冲突不可避免,那就要果断出手,先下手为强,干了再说。但是平日里,核心原则和注意事项,还是要遵守的,毕竟我们不是去拉仇恨的。还有……”

戈辉的话还没说完,兰方舟走进会议室,在戈辉耳边低语:“咣序到了,已经住进了锦州港务局招待所,让人传话,说要见你。”

“光绪帝来了,我去见一下,剩下的会你开。”说完,走下主席台,走出会议室。

咣序是受戈辉的邀请来参加新舰入役仪式的,他本人也想看看,戈辉买的新舰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来到锦州港区,先去码头上看了军舰,像一座大山横在眼前。他也看过朝廷的军舰,没见过这么大的。不禁感慨,朝廷什么时候也能有这么大的军舰呢?

半小时后,戈辉出现在咣序面前,立正敬礼:“臣,戈辉,请陛下指示。”

“坐吧!指示就算了。”光绪早就不指望戈辉给他跪下磕头了。

等戈辉落座,光绪直接问:“你能不能扛得住?朝廷里的明白人,都不看好你购舰的事儿。”

“我不需要他们看好,北方特区努力发展,也不是给他们看的。”戈辉无所谓道:“能扛多久,能走多远,是我的事,他们就别操心了,更不需要他们指指点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