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审讯宁家(2/2)
黄县令望着张希安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暗骂道:“呸!这算什么东西,不就是个七品小官嘛,竟然如此狂妄自大!他奶奶的!小人得志!”他越想越气,忍不住低声咒骂起来,“他奶奶的,看你能嚣张到几时!咱们走着瞧!”
然而,尽管黄县令对张希安的态度极为不满,但他心里也清楚,自己目前绝对不能轻易得罪这位七品官身的张大人。于是,他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急匆匆地赶回黄白县衙门。
一到衙门,黄县令便立刻召见了黄白县的县丞,命令他赶紧去寻找相关的卷宗。毕竟,要想在天黑前搞清楚那些孩子的失踪情况,就必须依靠这些卷宗里的详细记录。毕竟距离天黑也没几个时辰了。
张希安也不闲着。他匆匆吃了两口饭就准备去审宁家的几个主事之人
偏院的太阳透过葡萄架洒在地上,宁家主母王氏被两个巡检押着,鬓边的珍珠簪子歪了半支,绣着并蒂莲的裙角沾着草屑。她见了张希安,突然跪下来拼命磕头:\"大人明鉴!我们宁家世代都是良人,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啊......\"
\"从未伤天害理?良人?\"张希安在她面前蹲下,指尖捏起她的下巴——脂粉下的皮肤有些松弛,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泪,\"你家买卖,你敢发誓是干净的?\"
王氏的瞳孔骤然收缩,刚要回话,旁边的账房先生突然瘫软在地,裤裆里渗出一片腥臊。
“大人!我宁家不论对错,您就是抓人,审人都行,但您起码也要有个由头。再说了,我丈夫宁九去了衙门,就死在了衙门,你们官府也要给宁家个说法!不要在这里欺负我这个寡妇!”王氏此时反而冷静下来。
王氏不是蠢妇,也是见过世面,经历过风浪的。她认出了眼前之人所穿的官服是七品官服,比黄白县县令的品级还要高。这就说明事情不小。但是现在只把宁家围了,没有动手抓人,说明官府现在没有证据!王氏如此一想,索性装起可怜来。
确实,宁家家主——宁九死了,而且死在了衙门里,衙门定然是要给个说法的!
张希安站起身,望着失禁的账房先生,又看了一眼王氏。\"把账房先带下去。\"他对巡检们说。
“你要说法?”张希安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看着王氏,眼中闪过一丝戏谑,“说法可不在我这儿啊,夫人。要说法,您得去问黄县令才是。至于您丈夫是怎么死的,我可不关心,我只知道,您家犯下的事可太大了,谁也帮不了您哟。”
他顿了顿,语气稍稍加重,“我劝您啊,还是如实招来的好,不然的话,这满门上下能有几个人活命,我可就不敢保证咯。”
王氏听了这话,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紧紧咬着嘴唇,低头不语,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张希安见状,倒也不着急,他悠闲地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好整以暇地看着王氏,嘴角的笑容始终没有消失。
过了好一会儿,王氏终于缓缓抬起头,她的眼眶有些湿润,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人,我……我真的不知道我家犯了什么事啊,还请大人明察。”
张希安轻笑一声,“夫人,您这可就不老实了。我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您还想装傻充愣?您应该也听说了吧,皇城司的人可已经来过了。皇城司的手段,您应该比我更清楚吧?他们可没我这么好说话哟。”
他的笑容越发让人捉摸不透,“您是知道的,但凡被皇城司盯上的人,可没有一个能有好下场的。”
夜已深,万籁俱寂,巡检衙门的灯笼在黑夜中孤独地亮着,仿佛是这片黑暗中的唯一一点光明。张希安静静地站在廊下,他的身影被灯笼的光芒拉长,投射在地上,显得有些落寞。
他的目光越过院墙,投向天边那深不可测的黑暗,仿佛那无尽的黑暗能够吞噬一切。就在他沉思的时候,忽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他身后传来。这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张希安心中一动,缓缓转过身来。
只见王五手捧着一个油纸包,正快步朝他走来。王五走到张希安面前,停下脚步,将油纸包递到张希安手中,说道:“大人,这是从宁家账房搜出的地契。”
张希安接过油纸包,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一摞地契。他随手拿起一张,借着灯笼的光仔细查看,上面详细记录着地契的位置、面积等信息。
王五接着说道:“经过初步清点,这里面有十三处庄子,约莫两万四千多亩土地,还有一百多店面……剩下的还在清点当中。”
张希安听着王五的汇报,心中暗自感叹,这宁家的产业竟然如此庞大。他不禁想起了之前对宁家的调查,这个家族在当地可谓是权势滔天,如今看来,他们的财富也是相当惊人。
张希安看着厚厚的油纸包,指腹蹭过地契上的朱砂印——那是宁家的族徽。他望着西方泛起的暮色,忽然想起清源县县衙后墙上刻的那句话:\"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风卷着槐花香吹过来,他轻轻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