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子(二)(1/2)
翌日,午后。
养心殿东暖阁。
此处并非正式朝会的太和殿,而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召见心腹臣工之所,陈设相对简雅,却更显威仪内蕴。檀香幽幽,气氛肃穆。
数十人早已奉密旨在此等候。武廷侯王离、镇北侯、成安侯三位勋贵武将俱在,皆未着朝服,而是便于行动的常服,但眉宇间的肃杀之气却丝毫未减。兵部尚书及两位侍郎、五军都督府及相关官员,亦垂手而立,面色凝重。
锦衣卫指挥同知朱雀,一身暗红色绣金飞鱼服,身姿挺拔如松,静立于一角。
轻微的脚步声自外传来,内侍掀开帘子,李景炎迈步而入。他已褪去繁复的龙袍冕旒,只着一身玄色常服,金线暗绣龙纹,更显得身姿挺拔,目光锐利如电。
“臣等叩见陛下!”众人齐齐躬身行礼。
“免礼。”李景炎径直走到御案后坐下,目光如炬,扫过在场每一位重臣,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声音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所为何事,想必诸位心中已有猜测。”李景炎开口,声音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昨日朝议,言及南方三王归藩之事,不过是安天下人之心。今日之言,方是定国之策。”
他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一叩,“笃”的一声闷响,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让人心头一震。
“南方三王,归藩在即。”李景炎的语气陡然转沉:
“然其心难测,其势已成。安王伪善,看似恭顺,实则野心暗藏,在江南经营多年,勾结地方豪强,富可敌国;端王暴戾,在楚地私养甲兵,欺压百姓,早已是怨声载道,却也因此养成了一批悍勇私军;晋王阴鸷,据守岭南,交通四地,其心叵测。三王在封地经营多年,早已是树大根深。此番放虎归山,非朕所愿,实为引蛇出洞,毕其功于一役之策!”
话音落下,暖阁内的气氛愈发凝重,众人虽早有预感,此刻亲耳听到皇帝如此直白地剖析,仍不免心头剧震。
李景炎的目光首先落在武平侯王离身上,那目光中带着期许与信任。
“武平侯王离听旨!”
“臣在!”王离踏前一步,声如洪钟,震得空气都仿佛微微颤动,他单膝跪地,身姿依旧挺拔。
“朕命你总督南方诸军事,赐天子剑,代朕行权!”李景炎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一股凛冽的杀伐之气,在暖阁中激荡:“即刻起,率你麾下八万百战穿甲军,并节制三王南境沿线四州驻军,合计三十五万兵马,即刻南下!”
他顿了顿,目光如刀,紧紧盯着王离,一字一句道:“你的任务,不是戍守,不是威慑!”
王离猛地抬头,迎上皇帝的目光,眼中爆发出惊人的战意。
“是雷霆一击,是犁庭扫穴!”李景炎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给朕盯死安、端、晋三王!一旦发现其有丝毫异动,无论是以清君侧之名起兵,还是暗中调兵遣将、囤积粮草,无需再奏,朕许你先斩后奏之权,即刻以雷霆万钧之势,予以剿灭!朕要南方乱局,必须在萌芽之初便被彻底碾碎!你可能做到?”
“臣,遵旨!”王离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陛下放心!臣麾下儿郎,早已磨快了战刀,擦亮了甲胄,只待陛下一声令下!百战穿甲军所向之处,寸草不生,必不负陛下重托!若三王安分守己则罢,若有异心,臣定将其连根拔起,斩草除根,绝不让南方烽火惊扰陛下圣安,绝不让半分祸乱蔓延!”
“好!”李景炎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粮草军械,兵部会同户部,优先保障,不得有丝毫延误!若有差池,朕唯你们是问!”
兵部尚书与户部尚书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应道:“臣等遵旨!必竭尽全力,调动所有资源,确保大军供给无虞,绝不敢误了军机!”
李景炎目光一转,落在镇北侯身上:“镇北侯!”
“臣在!”镇北侯应声而出,抱拳而立,身姿笔挺。
“北境克烈部,得南楚、西蜀暗中资助,野心日益膨胀,南下之心不死。漠南虽有我朝援助,然部落林立,人心不齐,形势依旧严峻。”
李景炎语气凝重:“朕命你即日返回北境,统辖平北军、镇北军各部,加固防线,增筑烽燧,严密监视克烈部与漠南各部动向。既要防范克烈部集结大军大规模南侵,亦要警惕其小股精锐伪装成商旅、牧民渗透破坏。北境安危,系于你身,不容有失!”
镇北侯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沉声应道:“陛下放心!有臣在,北境防线便是铜墙铁壁,便是克烈部的葬身之地!克烈部的狼崽子若敢伸爪,臣必亲手剁了他们的爪子,敲碎他们的狼头!绝不让北虏一兵一卒,踏入我大燕疆土半步!”
“成安侯!”李景炎的目光移向第三位侯爵。
“臣在!”成安侯上前一步,神色肃穆。
“西蜀宇文家,狼子野心,多年来一直觊觎我大燕疆土,此次更是暗中输送物资,资助南方三王,其罪当诛!”李景炎语气冰冷:
“然目前我朝主力需应对南方与北境,不宜与其全面开战,以免腹背受敌。朕命你坐镇西线,总督西境边军,严守关隘,加固城防,严防死守!若宇文家敢越雷池一步,便给朕狠狠打回去!”
“臣遵旨!”成安侯抱拳躬身,声音沉稳:“陛下放心,臣必像一颗钉子,死死钉在西境,寸步不让!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让西蜀兵马前进一步!”
部署完三位侯爵的重任,李景炎的目光变得愈发深邃,他缓缓扫过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的官员,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兵部,五军都督府,当全力协调各路大军调动、后勤补给、情报传递。此次多线布防,甚至可能多线作战,考验的不仅是前线将士的勇武,更是我大燕整个战争机器的效能!粮草转运是否通畅,军械补给是否及时,军令传递是否迅捷,兵员调配是否合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若有任何环节出现纰漏,导致战机延误,或让将士们浴血奋战时却缺粮少弹,朕绝不轻饶!”
“臣等万死不辞!定当尽心竭力,不敢有丝毫懈怠!”众位官员感到肩头的担子重如泰山,齐声应命,声音中带着凝重与决心。
最后,李景炎的目光落在了始终沉默的朱雀身上。那目光锐利而复杂,带着一种绝对的信任,也带着一份沉重的托付。
“朱雀。”
“卑职在。”朱雀上前一步,声音清冷平静,听不出情绪。
“锦衣卫,该全力运转起来了。”李景炎的声音压低了些,却更加冰冷,如同寒冬的坚冰:“朕要南方三王封地的一举一动,事无巨细。其王府属官的言谈举止,军中将领的调动任免,乃至地方豪强与三王的往来勾结,哪怕是他们今日宴饮了几杯酒,见了什么人,朕都要在第一时间知晓!”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森然:“南楚暗夜司、西蜀宇文家,乃至草原克烈部在我境内安插的所有暗桩、探子,必然会趁此机会煽风点火,刺探军情,甚至图谋不轨,这些人,都给朕挖出来!一个不留!能活捉则活捉,审出背后的联络网;不能活捉,便就地格杀,绝不能让他们传递出任何有用的情报!”
“另外,与武平侯保持紧密联络,所有关于南方的情报,同步抄送王离军中,助他判断局势,及时应对。”
李景炎看着朱雀,一字一句道:“你们锦衣卫,是朕的眼睛,要洞悉一切隐秘;是朕的耳朵,要听遍四方动静;更是朕藏在暗处的匕首,要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朱雀微微躬身,面具下的眼神锐利如鹰隼,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雾:“卑职领旨。陛下放心,无论明处的刀光剑影,还是暗处的鬼蜮伎俩,凡有异动,皆逃不过锦衣卫的耳目。暗夜司的手若敢再伸进来,卑职便将其一根根斩断,让他们有来无回!”
“好!”李景炎霍然起身,龙袍微动,一股磅礴的帝王气势油然而生。他目光扫过全场,那目光中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与不容动摇的决心,如泰山压顶般弥漫开来:
“诸位爱卿,大燕安危,江山社稷的稳固,万千黎民百姓的福祸,此刻尽系于尔等肩上!望尔等同心戮力,恪尽职守,不负朕望,不负天下!”
“臣等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重臣再次深深躬身,声音汇聚在一起,坚定而充满力量,在暖阁中久久回荡。
李景炎微微颔首,心下冷笑,赵杰猴的此番布置,是否与你推测的一般无二?
暖阁之外,阳光正好,洒满了皇城的琉璃瓦,金光璀璨。
————————
午时。
京郊,百战穿甲军,大军营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