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网罗(1/2)
——————————
凌川城,另一处隐秘的宅院。与暗夜司据点那阴冷权谋的气息不同,此处虽也隐蔽,却透着一股沉稳干练的肃杀之气。
密室中,烛光稳定,将墙壁上悬挂的精细南境地图照得清晰分明。三人围桌而坐,正是潜伏于南境的锦衣卫最高指挥——青龙、白虎、玄武。
青龙年岁稍长,面容沉静,目光深邃,指节分明的手指正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某种节奏,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白虎则显得更为精悍,眼神锐利如刀,坐姿挺拔,仿佛随时准备暴起出击。玄武体型相对魁梧,神色沉稳,气息绵长,给人一种不动如山的感觉。
桌面上,一份刚刚译出的密报摊开着,上面盖着特殊的火漆印鉴——来自帝都,最高等级。
“陛下的旨意到了。”青龙开口,声音平稳,打破了室内的寂静:“南方三王已踏上归途。一切,按原定计划行事。”
白虎拿起密报,又迅速扫了一遍,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果然如陛下所料。赵杰那条老狐狸,此刻怕是正在他的鼠洞里,为嗅到了我大燕内乱的‘良机’而兴奋不已吧。”
玄武沉声道:“他以为他的暗夜司无孔不入,却不知他们传来的每一份‘密报’,有多少是我们想让他们知道的。三位王爷在朝堂上的表演,私下里的‘怨愤’,甚至那些摔杯子、断玉佩的细节……呵,真是辛苦暗夜司的各位‘大人’们了。”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这一切,本就是陛下与三位忠心藩王(安王、端王、晋王)设下的局,一场演给南楚看的大戏。
所谓的“削藩逼反”,不过是引蛇出洞的诱饵。三王离京时那“愤懑不甘”的姿态,以及他们回到封地后即将开始的“厉兵秣马”,都是为了一个更大的目标——让南楚相信燕国内乱已起,诱使其边境主力北上,从而在预设的战场,给予其致命一击。
青龙点了点头,眼神锐利:“赵杰自以为得计,已经开始全力运转暗夜司在南方的力量,动起来了,破绽自然就多,协助三王‘起事’,并严密监视王离将军的动向。他楚国的镇南大将军,也在秘密向边境增兵。”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最终重重地点在边境某处:“他们的贪婪,正在将他们引向坟墓。”
“我们的任务,”青龙看向两位同僚,语气转为严肃:“第一,确保暗夜司的‘协助’畅通无阻,让他们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他们想传递消息,就帮他们传;他们想清除‘障碍’,在我们可控范围内,让他们清除。但要严密监控,所有经他们手传递的信息,必须备份,所有被他们盯上的我方人员(明面上的‘忠臣’),要做好万全保护,假死脱身亦可。”
“第二,”白虎接口道,眼中闪烁着猎人般的光芒:“盯死暗夜司!各大义子以及他手下所有活跃的探子,名单、据点、联络方式,我们要趁着这次他们全力运作的机会,彻底摸清!陛下要的不是一时击退南楚,而是要借此机会,将潜伏在我国境内,尤其是南境的楚谍连根拔起!”
“第三,”玄武声音低沉:“配合王离将军。陛下旨意,王离将军明面上奉旨平叛,镇压‘造反’的三王,实则是与三王合演大戏,暗中调整部署,秘密集结真正的主力。我们要为王离将军提供一切所需的南楚军力动向。”
青龙站起身,走到地图前,背影挺拔:“陛下雄才大略,以此惊天棋局,既考验了藩王忠诚,又顺势引出国内隐患,更要一战而定南方灭楚大势。此战若成,南楚精锐国力尽丧,数十年内再无北侵之力,届时是我大燕铁骑南下的时辰了。”
—————
密室内的沉静被一阵轻微却迅疾的叩门声打破。节奏是三长两短,是自己人。
青龙眼神微动,玄武起身,无声地滑到门边,侧耳倾听片刻,才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一名身着夜行服,风尘仆仆的锦衣卫缇骑闪身而入,带进一丝夜晚的凉气。他脸上带着奔波后的疲惫,但眼神却亮得惊人,单膝跪地,抱拳道:
“指挥使大人!各锦衣卫据点急报!”
他从贴身处取出一份密封的铜管,双手奉上。白虎接过,检查了一下火漆完好,迅速拧开,倒出里面卷得紧紧的纸卷,递给了青龙。
青龙展开纸卷,目光快速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密报的内容正如标题所示,且更为详尽。
缇骑在一旁低声补充道:“禀大人,根据各地卫所及混入江湖九大学府的暗桩汇总,自朝廷六扇门颁布‘肃靖江湖令’百余日以来,各地江湖反弹剧烈。暗夜司的人活动异常频繁,他们早有预谋,趁机穿针引线,已将‘怒蛟帮’、‘天刀门’、‘七杀拳宗’等十数个对朝廷律令抵触最深的宗门大派串联起来。”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目前,每日都有大批江湖人士化整为零,通过各种渠道向南涌入安王、端王、晋王三藩封地。据各方估算,人数累计已近万,且还在持续增加。尤其是我六扇门刚刚以雷霆手段剿灭了华南漕帮总舵,江湖震动,兔死狐悲,更多持观望态度的江湖匪类和亡命之徒,迫于压力,正被暗夜司蛊惑,纷纷南下投奔。”
“暗夜司的意图很明显,”缇骑总结道,“他们是想将这些无法无天的武林高手聚集起来,编成一股力量,一旦我方与南楚大战开启,或是在我军后方制造混乱,袭扰粮道、焚烧军械库,甚至……行刺我军官员将领,以期乱我军心,配合南楚正面战场的进攻。”
密报在青龙、白虎、玄武三人手中传阅了一遍。
室内烛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三人沉静的面容。
片刻后,青龙将密报轻轻放在桌上,与先前那份皇帝的旨意并排。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听不出丝毫意外,反而带着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沉稳:
“果然不出陛下与我们所料。赵杰这只老狐狸,还是一如既往的老谋深算,从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正面战场用大军压境,暗地里策动我朝藩王‘内乱’,如今还想再利用江湖这把双刃剑,在我腹地插上一刀。”
白虎冷笑一声,指节捏得咔哒作响:“聚集江湖匪类?正合我意!这些不服王化的蠹虫,平日里分散各地,剿灭起来还要费些手脚。如今他们自投罗网,聚集到三王之地,倒是省了我们四处清剿的麻烦!”
玄武瓮声道:“暗夜司想利用他们搅乱后方,却不知,陛下早已下令,六扇门前期强势‘肃靖’,逼他们动起来,正是这‘请君入瓮’之计的一环。他们聚集得越多,将来我们‘瓮中捉鳖’时,战果就越大。”
青龙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三藩的封地区域,眼神锐利如刀:
“传令下去:”
“一,命潜伏于三藩封地及周边地区的所有锦衣卫暗桩,提高警戒,严密监控所有涌入的江湖人士。记录其门派、人数、首领、落脚点,绘制详细分布图。但暂不打草惊蛇。”
“二,通知兵部职方司及当地驻军将领,加强重要粮草、军械囤积点的守备,外松内紧。增派暗哨,布置反刺杀陷阱。”
“三,飞鸽传书予陛下,禀明此事,并请旨协调六扇门,准备后续行动。告知陛下,锦衣卫已布网以待,只待时机成熟。”
“四,”青龙看向那名报信的缇骑:“命令九大学府的暗桩,继续潜伏,取得各派信任,尽可能摸清其核心计划及与暗夜司的具体联络方式。关键时刻,或可发挥奇效。”
“是!”缇骑领命,迅速记下要点。
青龙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看到无数江湖草莽正在暗夜司的引导下,如同溪流汇入大江般涌向南方。
他的嘴角,终于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
“赵杰想用江湖之水来淹我大军后方?他却忘了,我锦衣卫,最擅长的便是……,而后,开闸放水,将这些祸水,引入我们为他们选好的……葬身之地。”
“让他们来吧。来得越多,这场‘肃靖江湖’的大功,就越是彻底。正好借此良机,将朝廷律令的光芒,照进江湖每一个角落。”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绝对的自信和掌控力。
密令很快被发出,锦衣卫,六扇门,罗网,这几座庞大的机器,针对江湖势力的另一张网,也开始悄然收紧。
南境的棋局,变得更加复杂,却也更加清晰——一切,都仍在帝国的掌控之中,向着皇帝预设的终点,稳步推进。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白虎和玄武:“诸位,陛下在看着我们,社稷安危系于我等之手。执行命令吧。”
“是!”白虎和玄武同时起身,抱拳领命。
——————————
大燕,川南府。
银川城的残垣断壁在风中瑟缩,城墙上斑驳的箭孔与坍塌的垛口,皆是战火蹂躏的痕迹。
这座曾扼守川南要道的重镇,此刻被无形的窒息感包裹——死寂是街巷里百姓敛声屏息的沉默,喧嚣是城外官军操练的轰鸣,两种极端的气息交织缠绕,在城头上空凝成一层化不开的肃杀。
城外旷野,连绵的军营寨栅如巨兽的鳞片,从东、南、北三面密不透风地铺展开来。
北路军玄黑色“皇甫”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面上的猛虎图腾栩栩如生,仿佛随时要跃出吞噬猎物;南路军靛蓝色“卢”字大纛沉稳低垂,靛蓝布料上用金线绣就的苍鹰,透着几分儒将的锐利;中路军赤红色旌旗最为密集,如燎原之火,将银川城的西向退路彻底封死。
三色军旗构成的洪流,把银川城困成了铁桶,连飞鸟都难寻缝隙掠过。
刁斗声每隔一个时辰便在营区间回荡,清脆却冷冽,敲打着守军的神经。
巡逻骑兵身着明光铠,胯下战马喷着响鼻,四蹄翻飞间带起滚滚烟尘,马蹄铁与地面碰撞的“嘚嘚”声,是围城战中永不间断的背景音。
主营地里,万名士兵列成方阵操练,“杀!杀!杀!”的喊杀声直冲云霄。
十几万大军的兵煞之气,如实质般弥漫在天地间。原本飘着薄云的天空,竟被这股气息涤荡得一片澄净,高远的蓝中透着刺骨的冷,阳光洒在营寨上,却照不进那层层叠叠的杀机里。
中军大帐内,地龙烧得正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