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实情(1/2)
广储司值班房内,郑孝胥表面温和的与众多下属官员一一见识浅谈过后,走向自己的办公位置。
"繁请诸位继续公干。"郑孝胥声音平稳如常,拱手示意,"本官初来乍到,还需多熟悉事务,就不打扰诸位了。"
这话说得客气,却让值房内的气氛愈发凝滞。
一名小吏捧着茶盘经过时,手抖得几乎洒了茶水。郑孝胥余光瞥见,唇角微不可察地扬起一丝冷笑。
郑孝胥端坐在广储司总办郎中的办公位置上,指尖轻轻摩挲着酸枝红木案几上那整洁的痕迹。
显然,这位置昨夜刚被人仔细擦拭过,连公文匣的边角都泛着光。
他不动声色地扫视着排列整齐的卷宗,目光在那些积压的公文上停留片刻——最上方赫然躺着一份标着"急"字的黄绫奏折,底下压着几份泛黄的器物用度清册,最底下则是几张明黄色的采购清单。
"有趣。"他低声自语,修长的手指翻开最上面那份奏折,借着窗棂透进的日光,细细查看前任留下的笔迹。
案头镇纸压着的,是一份未完成的资产清查报告,墨迹犹新,显然中断不过一两日。
此时值房内,原本喧嚣的交谈声在他踏入的瞬间便如潮水般退去。
官员们或低头翻阅文书,或假装整理案头,却总忍不住用余光瞥向这位新来的上司。
郑孝胥佯装专注公务,实则余光如网,将众人的微妙反应尽收眼底——金银库郎中哈丰阿频频抬头看向自鸣钟,皮库主管郎中与缎库主事低声交谈时故意提高声调,而候在一傍角落的几位笔贴式则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
双方都在互相打量观察对方,一时之间竟达成了一种平衡的默契。
双方各自该干的事儿依旧在干,却彼此多了一个心眼儿。
午时的梆子声从紫禁城方向传来,穿透雕花窗棂,与值班房内的自鸣钟交相回应。惊醒了这诡异的宁静。
郑孝胥合上案头的卷宗,缓缓起身,整了整官服袖口:"时辰到了,本官该用午膳了。"
他看向众人,语气如常:"诸位公务繁忙,也请自便。"
"郑大人请便。"金银库郎中哈丰阿率先起身拱手,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下官等处理完手头急务,稍后也去用膳。"
郑孝胥微微颔首,领着郑大缓步离开。经过瓷器库郎中身旁时,他脚步微顿,似笑非笑地瞥了一眼对方紧攥毛笔的手掌,随后径直走出值房。
逊清小朝廷(1912-1924年)时期,内务府官员的早中晚餐主要通过自带膳食、宫内食堂供应、周边饭庄外送三种方式解决,核心取决于官员的品级、职位及个人经济条件。
多数中下级官员会从家中自带提前备好的饭菜,用食盒盛装带入宫中。食盒分多层,可保温,能装下主食(如米饭、馒头)、菜肴(多为家常菜,如炒肉、炖菜),部分家境较好者会搭配汤品或点心。这种方式成本低、符合个人口味,也是当时京官的普遍习惯。
内务府为总管大臣、堂郎中(正五品)等高级官员,在宫内设有小型“公厨”或指定膳房,提供定制餐食。食材由内务府采买,菜品规格接近低阶皇室成员的“份例”,包含荤素搭配的正餐,甚至有茶水、果盘,费用由内务府公费承担或从官员俸禄中少量扣除。
部分官员(尤其是值班较晚或临时加班者)会差遣下属或太监,联系紫禁城周边的饭庄(如“东兴楼”“致美斋”等)外送菜肴。外送以快捷的面食(如炸酱面、饺子)、热菜为主,需官员个人付费,属于相对奢侈的选择,仅少数家境宽裕者常用。
随着厚重的榆木门缓缓合拢,值房内紧绷的气氛如弹簧般骤然释放。
瓷器库郎中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冷汗:"这郑孝胥......不简单啊。"
“面上似是表现亲近,实则疏离。”
"哼,一个过气的二品大员,屈尊来当这五品郎中,能有什么本事?"皮库主管强装镇定,却忍不住提高声调,"不过是皇太后和醇亲王又派来一个监视咱们的眼线罢了!"
"住口!"哈丰阿厉声喝止,目光警惕地扫向门口,"慎言!"
“不过新官上任罢了,在这内务府中既无根基,又无支持,不必太过忧心。”
“先看看这位上官有什么动作再说!”
待确认走廊无人偷听,瓷器库郎中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忧虑:"诸位,你们说......世续大人向皇太后劝谏的进展如何了?"
"就是啊,"金银库郎中哈丰阿皱眉忧愁般抚摸着胡须,"今儿一大早,世续大人就进宫同绍英大人在接待礼仪与惩处条件上商谈,后来又去求见了皇太后。这都什么时辰了,怎么还不见有人前来传递消息?"
"我等昨日傍晚下衙后,一同去寻了世续大人。"缎库主事压低声音,"表明了我等内务府众多官员的心迹——咱们可不怕袁世凯及民国政府借贪污一案插手内务府权力运作。″
"若是袁世凯及民国政府硬要插手,我等皆拼死抵抗!"
"且皇太后与皇上诸多事宜都离不开咱们内务府官员集团的辅助,这场流言蜚语,最终不过是一场笑话,伤及不了我等根本。"
"不错!"哈丰阿附和道,"这场冠冕堂皇的处罚,不过是让皇太后出出气,让民国政府表面上过得去。绍英大人竟当真了,面对我等抗议还如此不重视。"
"袁世凯也是痴人说梦!"皮库郎中冷笑,"这才当稳了民国大总统,就妄想掌控内务府?"
"听内务府总管大臣处听差的太监透露,"一位笔贴式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绍英大人昨日亲自吩咐小太监在乾清宫按接待礼仪收拾妥当了。"
"当真?"众人齐声惊呼。
"是啊!说是如两国元首谈判般平等对座,左右对称安排的桌椅。"笔贴式绘声绘色地描述,"袁世凯与皇太后所用桌椅样式规格相同,两边侍从对称排列,连茶盏摆放的位置都一模一样!"
"荒唐!"哈丰阿拍案而起,"这成何体统!我大清皇室怎能以平等之礼相待那袁世凯!"
"那咱们该怎么办?"瓷器库主事环视众人,"总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