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内部的威胁(2/2)
这是一个隐患,一个埋藏在他能量系统深处的定时炸弹。
直接动用银色锚点的力量去净化?风险太高。上一次博弈中,那精妙绝伦的旋转卸力已然是在走钢丝,任何对锚点的主动大规模运用,都可能留下痕迹,打破他苦心经营的“惰性”假象。
必须寻找其他方法。
他的意识核心开始全力运转,调用所有之前被压入记忆底层的知识碎片——关于印记学、能量结构学、甚至那些从数据深渊裂隙中窃听到的只言片语。
““燃料”印记(K-7)…通用型能量转换与储存单元…设计兼容性高,但稳定性相对较差,易受高浓度或异种能量污染…”““古老脉动”协议…疑似与某些旧纪元能源核心的失控波形有关…”““锻炉”采集数据中包含K-7能量代谢参数…”
碎片化的信息流在内敛意识中碰撞。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堪称疯狂的念头逐渐浮现。
既然无法阻止污染,何不……引导它?控制它?
甚至……利用它?
“锻炉”不是渴望数据吗?不是对印记在各种压力下的反应感兴趣吗?
那么,就给它看它想看的。
计划开始细化。他要人为地、可控地“催化”K-7印记的变异过程,但将其控制在一个特定的、看似危险实则并未完全失控的方向。他要让“锻炉”观测到K-7印记在“低语”污染下“顽强挣扎”、“适应性变异”的“珍贵”数据!
这需要难以想象的精密操控。他必须精确计算变异的速度、程度、以及能量签名的变化轨迹,既要展现出足够的“研究价值”让“锻炉”满意并可能因此提供更多资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这个“珍贵样本”),又要确保变异始终处于他的监控之下,绝不会真正触及核心,更不会让那沉淀的污染力量接触到银色锚点分毫。
同时,他还要将这个过程伪装成完全是印记自身的、被动的、无意识的反应。
这无异于在体内培育一个危险的肿瘤,却要精确控制它的生长速度和形状,只为了给外面的观察者上演一场精彩的戏码。
内敛意识核心没有情绪,只有利弊计算。方案可行性经过亿万次模拟推演,成功率在现有条件下是最优解。
执行。
他开始极其小心地引导体内循环的能量流。不再是单纯地模拟生理虚弱,而是介入到更微观的层面。他利用银色微光那强大无比的计算力和控制力,微观调控着流向K-7印记的能量,如同一个顶尖的调酒师,精心调配着基底、辅料和“毒素”的比例。
他刻意让一丝丝极其微弱的、被自身净化场削弱过滤后的“低语”余味(从环境中汲取),以及K-7印记自身代谢产生的、带有变异特征的能量,进行循环和反馈。
他不是在注入污染,而是在为已经存在的污染提供最“适宜”的、受控的“生长环境”。
过程缓慢而艰难。每一次微观调控都必须完美地隐藏在生理活动的背景噪音之下,避开观测脉冲的扫描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