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七零:渔猎兴安岭,娇妻萌娃宠上天 > 第419章 地皮到手!

第419章 地皮到手!(1/2)

目录

与其被慢慢勒死,不如来个痛快!

这是李宝库在巨大压力和恐惧下,为自己“体面退场”设的最后一道台阶……

至少比两千块好听多了。

王大拐一直眯着眼看着这场交锋,眼见李宝库报出五千这个价码,就知道火候到了。

两千是他的底线试探,五千在李宝库“两万”和“告到天上”的恫吓之间,正好是个双方都能找个借口下的台阶。

他连忙上前一步,冲陈光阳打了个眼色,然后堆起招牌式的和气生财的笑容,对着李宝库打圆场:“哎哟,李掌柜,您看您这还动气了!和气生财,和气生财嘛!买卖不成仁义在……陈老板也是爽快人,看您老这店铺,确实需要好好拾掇拾掇……”

他转向陈光阳,“陈老板,李掌柜这也是让了一大步啊,五千块,这位置,这铺面,我看值!”

陈光阳瞥了王大拐一眼,又深深地看向李宝库。

五千,比他预想的两千高了不少,但在程大牛逼点明了那些真正值钱的野生好药材的前提下,在彻底解决了后患、即将捏住酒厂咽喉的巨大战略意义上。

这点加价根本不值一提。

他要的是这盘棋局的掌控权,不是锱铢必较那三千块。

他没有犹豫,眼神锐利地钉在李宝库脸上,斩钉截铁:“成交!就五千!现钱交易!”

听到“成交”二字。

李宝库紧绷的身体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筋骨。

他踉跄了一下,扶着柜台才站稳。

一股巨大的失落感瞬间淹没了他。

五千块!他那祖传的明心堂,他那曾经风光无限的幻想,他那费尽心机藏下的宝贝药材……

全都只值五千块了!

但随之而来的,竟是如释重负。

尘埃终于落定,他不用再提心吊胆,不用再演戏了。

他颤巍巍地伸出粗糙的手,哑声道:“好……好!陈老板痛快!拿……拿文书来……”

陈光阳对王大拐微微点头示意。

王大拐显然是早有准备,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拟好的转让文书笔墨印泥。

屋里只剩下笔墨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和红印泥落在纸上时那沉闷却沉重的“吧嗒”声。

陈光阳将厚厚一沓大团结,一同推到李宝库面前时,李宝库盯着那摞钱,眼中闪过一丝极度复杂的情绪……

有不甘,有屈辱,但更多的是劫后余生的解脱。

他手指颤抖着,数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用一种近乎麻木的姿态,将它们死死攥在手里。

再也不多看一眼,低着头,佝偻着背,踉踉跄跄地走向内堂,再也没有回头。

陈光阳深呼吸一口气。

“程叔,辛苦!马上清点所有药材!特别是犄角旮旯那些不起眼的‘陈年旧货’!”

“王叔,这地方过户的手续,就得辛苦你了!”

三个人忙活了一下午,直接就将这明心堂给摸清了。

王大拐因为有关系,将手续全都弄全了,甚至还得到了县委的盖章。

程大牛逼一边儿清理“垃圾药材”一边笑的都乐出来了牙花子。

而陈光阳也是一脸兴奋。

明心堂在酒厂后面,如同一个长方形,分为东西两头。

东头就是明心堂。

中间是库房,西边则是连着国营饭店那头,规规矩矩,紧挨着酒厂。

陈光阳琢磨着,西面的这头,也可以弄点东西,开个什么东西。

该说不说,这个位置,这个户型,绝对不亏!

正说话呢,王大拐快步回来了。

“光阳,夏县长过来了!”

刚琢磨着这明心堂该咋拾掇。

王大拐那句“夏县长来了”话音还没落稳,夏红军那高大的身影就堵在了半开的铺子门口。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干部装,裤腿上还沾着点赶路的泥星子。

大步流星走了进来,目光先扫了一圈还带着尘灰和药味的铺面,最后才落在陈光阳身上,脸上倒是没啥怒气,反而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赞许?

“你小子,”夏红军声音洪亮,抬手直接朝陈光阳肩膀上来了一拳。

那劲儿道可不轻,“闹腾的动静不小啊!你鼓捣那药酒,可把我这电话线都给烫熟了!”

陈光阳被捶得呲了下牙,还没接话,夏红军就眼睛放光地继续道:

“昨儿好几个老领导,还有上头部门的人,拐着弯儿把电话打到我这儿来了!打听的都是你那‘龙骨追风’和‘百岁还阳酒’,啧啧,都说效果拔群!把我这‘靠山屯宝库’的名头坐得更实了!”

他大手一伸,毫不客气,“废话少说,老寒腿又犯了,给我一样整几瓶!家里老头子那儿也得备着,这回别送,算买的!你那牌子响了,不能坏规矩。”

陈光阳乐了,知道夏红军这是明着要酒,暗着给撑腰打广告,爽快应道:“成!夏县长发话,啥买不买的,这就让程叔挑好的给你送去!指定管够!”

夏红军满意地点点头。

脸上的笑容收了收,换上点严肃。

随即变戏法似的从胳肢窝底下那个皱巴巴的黄皮文件袋里抽出两张硬邦邦、盖着大红印章的纸,啪一下拍在刚收拾干净的药柜台面上。

“喏,好东西,市里特批下来的,”他指尖点了点那两张纸,上面‘营业执照’几个模糊的黑体字清晰可见。

“统共就两个名额,紧俏得很!说是让带头搞活经济,给大家趟条路出来。

操!结果名额发下来了,一帮孬货看着那张‘个体户’登记表愣是跟瞅见老虎一样,手哆嗦得不敢往上签字儿!”

夏红军说着,鼻孔里哼出一股粗气,带着明显的鄙夷:

“这都79年尾了,还抱着铁饭碗儿当金饽饽?狗屁!政策都喊出来了,胆子还跟针鼻儿那么大!生怕多喘口气就给‘割了尾巴’!这帮人,没出息透顶!端着饭碗饿肚子也不愿意动弹!”

“其实作者查了很多资料,79年这时候其实已经有个人营业执照,也就是(个体户)的前身了,所以读者大大们别喷我……”

他把那两张“招人嫌”的执照往陈光阳跟前用力一推,眼神锐利地盯着他:

“我看遍全县,也就你陈光阳胆子够肥,手够稳,脑子够活!

这机会,别人不敢接,老子就给你!两个都接着!你有没有信心?!”

陈光阳看着那两张盖着鲜红大印的许可证,心脏重重跳了两下。

这哪是两张纸,这是两张在新时代浪潮里先下水、抢先一步的“船票”!

夏红军说得没错,现在这关口,风向是真变了,可大多数人还在观望,还在犹豫,还在泥塘里扑腾不敢上岸。

夏红军把名额全摁在他手里,这是把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开路的胆子都交给他了!这

可不是简单的两张执照,这是点燃靠山屯,甚至点燃东风县个体经济燎原之火的火种!

他脸上没什么激动表情,依旧沉稳,但眼神却亮得惊人,伸手稳稳地将两张执照拿起,仔细叠好,揣进怀里最贴身的衣兜。

“行,夏县长。别说两张,再来两张我陈光阳都能接了。”声音不大,却字字砸在地上都带响儿。

“甭管胆小胆肥,这头一口螃蟹,靠山屯吃了!富不富大伙的,就看这抢出来的第一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