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四面楚歌闻鼓声(2/2)
那校尉一边说着,一边给自己手下使眼色,带着人缓缓后退。
不远处一座茶楼的雅间内,一片笑语欢声。
靖王赵汝辰正捏着一颗花生米,精准地弹进嘴里,他看着窗外那场闹剧,笑得前仰后合:“哎哟喂,本王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着伯爷被人当众扇耳光的!痛快!实在是痛快!”
纯乡侯李玉端着酒碗,瓮声瓮气地笑道:“活该!让这帮狗娘养的平日里作威作福!现在,让这群胡人来治他们,真是一物降一物!”
永安侯常乐则没有他们那么粗俗,他抚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眯着眼分析道:“殿下,李兄,你们看。余大人这一手,高就高在‘借刀杀人’。他自始至终,连面都没露,就让这群胡商,成了他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这刀,不仅能砍得那些勋贵皮开肉绽,还占着一个‘理’字,让他们半句怨言都说不出来。”
萧雨柏也在座,他看着窗外,只是摇头苦笑。
靖王笑够了,擦了擦眼角的泪,用扇子指了指窗外:“不过,本王倒是好奇得很。光是让这群胡商闹一闹,怕是还不足以让卢颂那条老狐狸伤筋动骨吧?咱们的这位余大人,他的后手……又会是什么呢?”
所有人闻言,都收敛了笑意,陷入了沉思。
京城南成街的一家脚店里。
平日,这里是专门给那些底层苦力们喝酒喝茶的地方,现在这些百姓都罢了工,没钱消费,掌柜的干脆免费提供白水,给这些百姓们一个落脚的地方。
大堂柜台前,一个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地,将城南货栈前发生的事,改编成了一段名为《番僧怒打镇关西》的新评书,引得满堂喝彩。
茶馆里,一个听书的汉子一拍大腿:“解气!真他娘的解气!就该让这帮番邦的好汉,好好治治这群不让我们活的狗官!”
一间破旧的书院里,孙敬才正奋笔疾书。他写的,不再是圣贤文章,而是一篇篇短小精悍,却又字字诛心的“新闻稿”。
他身旁一个同窗,念着他刚写完的标题:“《震惊!安阳伯当街与胡商斗殴,竟为区区几两丝绸!国公颜面何在?》……妙啊!孙兄,你这笔,比刀子更厉害!”
一份份新鲜出炉的《京城风月报》,被无数只手,传递到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上面,用最醒目的标题,最煽情的笔法,将今日这场闹剧,描绘成了一场“勋贵失信于外邦,致使国体蒙羞”的惊天丑闻。
安阳伯赵康,在巡城军的“护送”下,终于狼狈不堪地回到了自家府邸。
他脸上那五个清晰的指印,在夕阳下,格外刺眼。
他一进门,便将一个价值不菲的青花瓷瓶狠狠掼在地上,摔得粉碎。
他对着身旁同样灰头土脸的云安侯王景咆哮道:“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本伯咽不下这口气!走!我们现在就去司空府!我倒要看看,卢颂那老匹夫,还能不能坐得住!”
王景的眼中,也是心有余悸的神色。
两辆华美的马车,再一次,从两座不同的府邸驶出,朝着同一个方向——司空府,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