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海战(3)(1/2)
此时已至响午,海面上火光伴随着大炮的嘶鸣,响彻不绝。
在抢上风口的过程中双方火炮就开始试探性的交锋,因为距离较远,火炮命中率不高,双方战舰损失都不大。
但波斯特发现进入大员港外海的明军战船数倍于已方,这样下去迟早要被明军慢慢分割包围,这对自己非常不利。
波斯特不想重蹈料罗湾海战的失败,所以亲自指挥“赫克托号”突围,率领舰队直冲明军旗舰。
“传令各舰!不要管其他船只,集中火力击沉那艘明军旗舰!”
这个时候双方战船犬牙交错,波斯特就是看到这点,决定实施斩首行动,让明军水师的战术指挥率先失去作用。
在波斯特所了解的明朝海军,也就是郑芝龙水师,不过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一群海盗拼凑在一起,加上数量众多的大小战船,通过抵近放火,或是围攻群殴的方式,才能对西洋战舰造成实质性伤害。
如料罗湾海战,郑芝龙和明朝水师联合一百多艘战船围堵,才能对付九艘盖伦船。
荷兰战舰突然转向,不顾侧翼暴露的危险,直扑“镇海号”而去。
“制军,快看!那几艘红毛夷战船直冲咱们过来了。”
明军这边很快有人发现荷兰军改变战术,立刻向郑森传达信息。
“来得正好!”郑森冷笑一声,“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水师舰炮的威力!”
“镇海号”开始缓缓调整角度,炮手们紧张地进行最后的瞄准。
“左弦准备,开火!”
随着一声令下,左侧十四门火炮同时怒吼。
巨大的后坐力让“镇海号”整个船身都为之一震。
炮弹呼啸着飞向冲在最前的荷兰战舰“飞鱼号”,一枚击中船艏,当场将船首像炸得粉碎;另有两枚则直接命中了吃水线附近,炸开一个巨大的窟窿。
海水疯狂涌入,“飞鱼号”迅速倾斜,船上的水手纷纷跳海逃生。
明军水师的新兵炮手们一开始还有些紧张,但很快进入了状态,如之前千百次训练中培养的肌肉记忆一样,飞速装填弹药,调整炮位,而后继续射击。
明军炮手实战经验比起荷兰炮手还要稍弱一些,但射击装填速度反而还要比对面的荷兰人略强。
这得益于“天公院”设计出一套以木质嵌铁轨道和绳索滑轮构成的“复装系统”,大大方便了火炮弹药的装填。
夹板船的火炮密度虽然比过去要强,但此时的火炮是固定在炮位上的,而且炮口伸出船外,一旦射击之后,巨大的后坐力倾泻在船体上,装填时还要重新将火炮退出战斗,拉回船体内装填,可以说是非常的麻烦。
以宋应星为首的“天公院”设计出这种类似于滑轨的复装系统,其实在十七世纪后期的海军中,才被广泛应用,现在算是提前出现了。
这种滑轨系统利用和有效限制了火炮射击后的后坐力,通过轨道实现前进后退,装填弹药后可以快速回到原位不影响炮位,从而维持住之前的校准效果,尤其对前膛炮影响巨大。
“传令各舰,实施‘群狼战术’!”郑森让人打出旗语发布战术命令。
这个时候战况焦灼状态,双方战船纠缠在一起,所谓的战术指挥确实开始慢慢失去效用,双方战舰都在各自为战。
明军水师的小型战船接到命令也开始发威,这些灵活的快船如同狼群般穿梭在荷兰战舰之间,不断用侧舷的火炮进行骚扰射击。
虽然单发炮弹威力不大,但密集的火力让荷兰人应接不暇。
而且明军水师继承自郑氏海盗集团的作战遗风,那些小船除了放火,还有撒石灰粉。
占据上风口后,立马往对面的荷兰人撒出大量石灰粉。
海面上的风可比陆地强多了,随风飘散的石灰粉能干扰敌方炮手的视线,甚至是能让敌方战斗指挥失灵。
这时代的战术指挥只能靠旗语,当年的郑氏水师,靠这些歪招可谓是屡试不爽。
大员港外的海面雾蒙蒙一片,数十艘战船就这样在迷雾中展开战斗。
大小风帆战船犬牙交错,灼热的弹丸擦过对方的船舷,崩飞的木屑,士兵的惨嚎,还有那被火炮击中缓缓下沉的战船。
波光粼粼的海面,早已被一片片烟雾笼罩,到处都是惨烈的景象。
战斗到此时,虽然双方都已失去了战术指挥,但是明军水师掌握兵力上优势,反而更怕荷兰人能够聚集起来,依仗船大炮多,集中突围。
现在荷兰人也完全丧失指挥,不到二十艘战船,再厉害也架不住明军水师的群狼撕咬。
施琅指挥的“海蛟号”此时已经绕到荷兰舰队后方,他看准时机,下令道:“目标敌舰主桅,链弹准备!”
炮手们迅速换装链弹,这种特制的炮弹在空中旋转飞行,能够轻易撕裂船帆、打断缆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