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妄折春枝 > 第353章 她不能让自己变的和老爷一样

第353章 她不能让自己变的和老爷一样(2/2)

目录

话到了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该如何问?

又从何问起?

难道要直问大郎,是不是对老爷心存怨恨?是不是暗藏不孝之念?

不能问。

也问不得。

“罢了,你先回去歇息片刻,再将今日的功课完成罢。”

“母亲。”宴礼微微躬身,轻声道,“儿子想替嫣儿求母亲一件事情。”

宴夫人闻言心中一喜:“但说无妨。”

“只要是母亲力所能及之事,定会应你。”

幸好,大郎虽对老爷疏淡了些,待嫣儿却仍是极为上心的。

“儿子恳请母亲,在父亲闭门养伤期间,暂缓嫣儿的琴棋书画课业与女红考校,允她每日出府,去养济院中略微帮忙,开阔眼界、见识世间百态。见一见外头的风光、鲜活的人,于她的身心皆有益处。或可不必如现在这般终日垂泪,每夜非倚仗安神香与汤药不能入眠。”

“母亲,嫣儿是您的女儿,您应最知她满腹才学,也明了她之才情在上京闺秀中堪称翘楚。”

“然则,每逢随您赴宴,她总是胆怯畏缩,与人稍一接触便浑身轻颤、言语失措,乃至独自蜷缩角落,默然不语,唯恐引人注目。”

“母亲,长此以往,儿子唯恐嫣儿心中郁结愈深,终有一日……会承受不住,走上绝路。”

宴夫人喃喃低语:“你父亲特意交代过,要我仔细看顾府中各房,一切须照旧行事,不可出半分差池。尤其是你们的课业,断不能有丝毫松懈……”

“嫣儿身子本就虚弱,多行几步便喘息不止、冷汗涔涔,又怎能承受养济院年关时那般忙碌?”

“她如今的情形,合该少思少虑,安心静养才是。”

宴礼直起身,目光沉静地望向宴夫人:“母亲,您还要自欺欺人到何时?嫣儿遵照父亲的意愿静养至今,各种方子的汤药不断,可身子又何曾有过半分起色?女医多次诊脉,皆言她郁结于心、忧思过重。”

“母亲,嫣儿是您的亲生女儿啊。”

“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她寻了短见,或是将自己生生熬干耗尽……您才甘心吗?”

宴夫人面露难色,似是有些难以启齿,低声道:“大郎,这府中诸事,无一能瞒过你父亲。若允嫣儿出府,只怕她前脚刚走,你父亲后脚便会知晓。到时你我受些责骂倒也罢了,只怕嫣儿……更要承受重罚。”

宴礼道:“母亲不妨先去看看嫣儿,之后再作决断不迟。”

“儿子曾在一本杂书中读过一句话,往日只觉离经叛道,如今回味,却是字字珠玑,一针见血。”

“人是活的。若真想打破匣子,方法何止千百?关键在于决心几何,又能豁出多少。”

“若总是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怕东怕西,倒不如安心居于匣中,学会悦纳现状。”

“母亲,既要走出困局,又怎能不冒一丝风险、不作半分尝试?”

“您可曾留意过,父亲养在风雨廊下的那些鸟雀,被剪了多少次羽翼,它们又何曾真正飞出过那只金丝笼?”

“甚至,即便父亲偶尔打开笼门,那些鸟雀也只在廊下徘徊低飞片刻,便又自觉地回到笼中。”

“母亲,眼下我与嫣儿,正如那徘徊低飞、不敢远去的雀鸟。来日……亦终将成为笼下腐泥中的一员。”

“金丝笼始终如一,而其中的鸟雀,却早已不知换过几轮。”

“若是嫣儿寻了短见,我想,我也会步嫣儿后尘。”

宴夫人喉间一哽:“你先去问问嫣儿的意思……若她真想出府透一口气,我……我来想办法。”

宴礼:“多谢母亲。”

宴礼一走,宴夫人下意识吩咐道:“去查查,大公子今日在养济院见了什么人。”

话刚出口,却又收回:“……算了,不必去了。”

“他早已不是需要时时放在眼前管束的孩子了。”

她不能让自己变的和老爷一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