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快穿局女员工 > 第378章 省物资交流

第378章 省物资交流(1/2)

目录

省物资交流会前一周,林乔几乎住在了办公室里。

每天天不亮就到厂,核对库存清单;夜深了才回家,研究各省份的物资调拨政策。系统里的"市场行情分析"技能早已到期,但她发现自己已经记住了大部分关键数据——哪个省份棉花丰收,哪个地区羊毛减产,甚至一些小众物资如工业用润滑油的供需情况,她都了然于胸。

"姐,你眼睛都熬红了。"周日上午,林小树趴在桌边,担忧地看着林乔布满血丝的眼睛。

林乔揉了揉太阳穴,合上那本《全国物资调配指南》:"没事,等过了这周就好了。"她看了看弟弟依旧单薄的身板,"等你咳嗽好些,姐带你去澡堂泡个热水澡。"

"真的?"林小树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可是爸说..."

"爸那边我去说。"林乔笑着摸摸他的头。自从用省下的布票给弟弟做了新棉袄,小家伙的咳嗽确实减轻了些,但体质还是太弱。她下意识地呼唤系统:"能不能..."

"本系统仅限采购任务辅助。"007冷冰冰地打断她,"如需医疗帮助,请咨询专业机构。"

林乔叹了口气。这系统真是死板得可以,连颗维生素都不给兑换。不过转念一想,也正是这种限制,逼着她真正去了解这个时代,而不是依赖超时代的金手指。

周一早晨,林乔正在办公室整理最后一批文件,马主任阴沉着脸走进来,扔给她一叠纸:"这些是你上个月经手的采购单,财务科查出问题,重新核对一遍。"

林乔翻开一看,心里"咯噔"一声——好几张单子上的数字被人用钢笔修改过!原本20吨的棉纱入库记录被改成15吨,5吨的差额不翼而飞。

"主任,这些修改不是我做的。"她强压怒火,尽量平静地说。

马主任冷笑:"白纸黑字写着,还想抵赖?周厂长看重你又怎样,贪污国家物资可是大罪!"

林乔仔细检查那些涂改痕迹,突然发现一个细节——所有被修改的数字"5"都有一处不自然的弯曲,像是有人刻意模仿她的笔迹但没完全掌握特点。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入库单应该有仓库保管员的联署,而这些被修改的都是复印件。

"主任,我要看原始单据。"她抬起头,直视马主任的眼睛。

马主任表情一僵:"原、原始单据在财务科归档了,哪有时间给你找?"

"那我去财务科查。"林乔站起身。

"站住!"马主任拍桌而起,"你什么态度?这是跟领导说话的样子吗?"

办公室门突然打开,李师傅走了进来,见状皱眉:"怎么了?"

马主任冷哼一声:"小林同志经手的物资有短缺,还不服管教!"

李师傅接过单据看了看,又瞥了眼林乔。林乔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李师傅会意,把单据放回桌上:"马主任,这事得慎重。要不这样,等省交流会回来再处理?周厂长特别嘱咐今天要带小林去火车站。"

听到周厂长的名字,马主任脸色变了变,最终甩下一句"回来再跟你算账",愤然离去。

"谢谢李师傅。"林乔松了口气。

李师傅压低声音:"单据真有问题?"

"有人改了数字。"林乔点头,"我怀疑是王丽娟干的,她上个月借故来我们办公室好几次。"

"先别声张。"李师傅神色凝重,"专心准备交流会。这事回来我帮你一起查。"

去省城的火车上,周厂长、李师傅和林乔坐在硬座车厢。周厂长闭目养神,李师傅则抓紧时间给林乔讲解省级交流会的门道。

"...省里不比区里,各地来的都是老狐狸。特别是南方那几个纺织大厂的采购,眼睛毒得很,一分钱利益都不让。"

林乔认真记着,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李师傅,咱们省不是产棉区,为什么这次交流会选址在这儿?"

李师傅笑了:"丫头问到点子上了。因为铁路枢纽啊!"他指着窗外逐渐密集的厂房,"咱们省虽然不产棉,但纺织工业发达,又有三条铁路干线交汇,物资转运方便。所以每年交流会,各省都愿意把富余物资往这儿调。"

林乔恍然大悟。这个年代的物流远不如后世发达,铁路运输是命脉。她突然有了个想法:"那如果我们能用本省的工业品换外省的原料..."

"就是这个理!"李师傅拍腿,"去年咱们厂用劳保手套换了山东的棉花,划算得很。不过——"他压低声音,"这种跨省交易要省物资局批条子,一般人拿不到。"

周厂长不知何时睁开了眼,插话道:"小林,这次带你来,就是想看看你的能力。省里的王副局长是我老战友,如果需要批条,可以找他试试。"

林乔心头一热。周厂长这是在给她铺路啊!

省城比林乔想象中繁华许多。五层高的百货大楼,宽阔的柏油马路,还有偶尔驶过的吉普车,都让这个来自小城市的姑娘目不暇接。他们下榻在省招待所,一个房间四张铁架床,但比林乔预想的干净整洁。

"今晚好好休息,明天是一场硬仗。"周厂长叮嘱道。

第二天一早,林乔换上了那套最好的藏蓝色列宁装,头发梳成两条整齐的辫子。交流会在省展览馆举行,门口红旗招展,警卫森严。签到处的干部检查了他们的介绍信和工作证,才放行入场。

展览馆内人头攒动,各地代表团的摊位按省份排列。中央大厅的巨幅标语写着"全国一盘棋,物资大交流"。林乔紧跟着周厂长和李师傅,生怕在人群中走散。

开幕式后,自由交流环节开始。周厂长带他们直奔华东区的摊位:"先去摸摸棉花行情。"

华东区的负责人是个精瘦的南方人,一口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今年棉花紧张啊,各位见谅。按国家计划分配外,富余部分要优先保证上海、江苏..."

林乔听着双方讨价还价,一边快速心算。根据她掌握的数据,华东区今年棉花实际产量比上报数字应该多出5%左右,这部分"机动数"就是各厂争夺的重点。

"系统,"她暗自呼唤,"兑换'高级谈判技巧',持续时间8小时,需要多少积分?"

"150积分,是否确认?"

"确认。"

一股热流涌入脑海,林乔顿时觉得思路格外清晰。她轻轻拉了拉李师傅的袖子,小声说了几句。李师傅眼睛一亮,对周厂长点点头。

"陈科长,"周厂长突然换了话题,"听说贵省急需一批特殊规格的齿轮?"

华东区的陈科长一愣:"周厂长消息灵通啊。确实,我们有个纺织机械厂进口了德国设备,需要配套齿轮..."

"巧了,"周厂长笑道,"我们厂刚试制成功这种齿轮,正愁没销路呢。"

林乔适时递上一份技术参数表——这是她临行前特意从厂技术科要来的。陈科长仔细看了看,表情明显热络起来。

两小时后,三方达成协议:红星厂用2000个特殊齿轮换取华东区50吨计划外棉花配额,再由省物资局协调运输事宜。签字时,陈科长特意看了林乔一眼:"小姑娘是新人吧?眼力不错。"

中午休会时,林乔已经帮厂里谈成了三笔交易,除了棉花还有一批天津产的优质羊毛和湖南的苎麻。周厂长满意地拍着她的肩:"小林啊,这次带你来得值!下午的化工原料专场你也跟着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