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 > 第559章 天伦之乐

第559章 天伦之乐(2/2)

目录

白菜猪肉饺子、红烧带鱼、炒鸡蛋……虽然不算丰盛,但在当时已是难得的佳肴。

家的温暖气息彻底驱散了朝鲜战场的硝烟与寒气。

姜老爷子坐在主位,看着围坐身边的儿女孙辈,心中充满了欣慰与平静。

他知道,他在前线所做的一切牺牲与奋斗,不就是为了守护这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团圆吗?

——国之大者,在于安居乐业。

姜老爷子坐在主位,看着围坐在一起的儿女孙辈,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他拿起筷子,却没有先动,而是乐呵呵地给四个眼巴巴望着他的孙子孙女碗里各夹了一个胖乎乎的饺子:

“来,爷爷给你们夹菜,多吃点,长身体!”

大儿子姜雨泽端起粥碗,没有先喝,而是神色认真地看向父亲:

“爸,有件事得跟您说下。”

“军委办公厅的同志之前特意找我谈过,说按您的级别和战功,

可以分配一座更宽敞的独立小楼,带院子那种。”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

“但我给婉拒了。

我知道您的脾气,现在国家正在节骨眼上,百废待兴,咱们不能带头讲享受。”

“这栋楼正好符合我和老殷的级别标准,

两家分住楼上楼下,互相有照应,又不会超标,我觉得这样最好。”

姜老爷子闻言,非但没有丝毫不悦,反而赞许地点点头,目光中流露出欣慰:

“雨泽,你做得对!”

“咱们打仗不是为了自己享福。

国家建设从头开始,一分一厘都来之不易,节俭不是小气,是觉悟,是家风!”

“这房子很好,暖和、亮堂、够住,比前线坑道强一万倍!咱们要知足。”

大人们说话时,四个孩子砚舟、星儿、肇峰、肇妤都乖乖坐着,虽然眼睛盯着饺子直咽口水,但没有一个人先动筷子。

等爷爷给她们夹完菜,7岁的姜星儿率先拿起公筷,颤巍巍地夹起一块最大的带鱼肚子肉,努力放到爷爷碗里,用稚嫩的声音说:

“爷爷打仗辛苦了,爷爷先吃!”

其他三个孩子也立刻有样学样,纷纷给爷爷夹菜:“爷爷先吃!”

这一幕,让所有大人都动容了。

姜家的家教,就体现在这些细微的规矩和无声的传承里。

长辈慈爱,晚辈孝顺,规矩不言而自立。

老爷子开怀大笑,眼泛泪光:

“好!好!爷爷先吃!大家都吃!”

他动了一口后,孩子们才高兴地开始享用这顿盼了许久的团圆饭。

席间,气氛愈发轻松融洽。老爷子关心起儿女的工作:

他看向女儿和女婿殷咎:“你们在医院那边怎么样?”

南寒远放下筷子汇报:

“爸,挺好的。

我们是军区医院,但也会帮助一部分老百姓解决病痛问题。

现在病人多,虽然忙,但能实实在在帮老百姓解决病痛,心里踏实。”

殷咎补充道:“组织上很关心我们,就是药品和设备还比较紧缺,正在慢慢改善。”

姜老爷子又问了一下自己大儿子的工作。

姜雨泽顿时来了精神,熬夜的疲惫一扫而空:

“爸!我们正在攻关新型发动机!虽然难,但有眉目了!

等造出来,肯定让泰山和钟馗更灵活!给他们换个更强的心脏。

而且,等研发成功之后,不仅可以用于军用,还可以发展到民生。”

言语中充满了技术人员的自信与激情。

老爷子听得频频点头,举起盛着白开水的杯子:“好!都是好样的!”

“我在前线打仗,你们在后方建设,咱们各守其责,都是为同一个目标——让咱们的国家强起来,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

“来,以水代酒,为了新中国!”

全家人都举起了杯子,连四个孩子也似懂非懂地举起了自己的小碗:

“为了新中国!”

这一幕,别提多可乐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