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 > 第561章 祭拜烈士陵园

第561章 祭拜烈士陵园(1/2)

目录

姜老爷子放下手中的报纸,眼睛顿时亮了。

他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带着部队急行军的场景。

他饶有兴致地详细询问了路线、安排和学校的准备情况。

听完后,他沉吟片刻,然后抬起头用一种近乎“眼巴巴”的,带着点孩子气的期待目光看着四个小家伙:

“嗯……这个活动真好。”他顿了顿,试探着问,

“那……爷爷能不能也参加?爷爷给你们当个‘老兵顾问’,帮你们看看队伍,讲讲当年的故事?”

姜星儿有些担忧的说道,

“爷爷……可妈妈说你年纪大了,我们要走好远好远好远……要不您坐车去吧!”

姜老爷子的身体现在可好的很,他感觉70多岁年纪就像30多岁一样,身体正处于巅峰状态呢。

“没事,不就是20公里吗?你们知道我们当年长征走了多少公里吗?

最远的足足有25,000里呀!”

“你们这几个小家伙算算,这是多少个20公里!”

四个孩子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真的吗?太好了!”姜星儿跳起来拍手。

“爷爷要给我们讲故事!”殷肇峰兴奋地原地转圈。

“我们可以和爷爷一起走路!”连殷肇妤都激动地提高了声音。

姜砚舟则像个小大人似的郑重地说:“欢迎爷爷加入我们的队伍!”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示,这是他们得到过的“最棒的消息”!

老爷子既然做了决定,立刻雷厉风行地安排起来。

他首先对一旁的警卫员小高说:

“小高,通知军委办公厅和家里,明天我‘另有要事’,谢绝一切访客和会议。”

语气不容置疑,仿佛这不是一次纪念活动,而是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

接着,他亲自带着四个孩子检查他们的“装备”,

水壶是否灌满,鞋子是否合脚,准备的小干粮是否够份量。

他还特意找出了自己当年用过的军用水壶和帆布挎包,说要“和孩子们统一装备”。

第二天清晨,姜老爷子换上了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脚蹬一双轻便的布鞋,精神矍铄地亲自领着四个孙子孙女来到了学校集合点。

他的出现,在学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校长和老师们既惊讶又荣幸,连忙上前迎接。

老爷子笑着摆摆手:

“我今天就是一个普通家长,普通老兵,来陪孩子们走走长征路,感受一下精神。

大家按原计划进行,不要因为我打乱了安排。”

集合时,他看着阳光下一个个稚嫩却充满朝气的面孔。

看着飘扬的少先队旗,仿佛看到了历史的传承,眼神里充满了欣慰和期望。

就这样,一位功勋卓着的老将军,以一位普通爷爷的身份,“入列”到了一群孩子的队伍中,开始了这场长达二十公里的徒步之旅。

这一路上,他不仅是用脚步丈量这条通往英雄安息地的路,更是用他的陪伴和可能讲述的故事。

徒步队伍沿着郊区公路前行。起初孩子们还嬉笑打闹,走了五公里后,渐渐有些疲惫。

这时,姜老爷子主动坐到路旁大槐树下,笑着招手:“孩子们,都过来歇歇脚,爷爷给你们讲个故事提提神!”

“哗啦——”一声,孩子们瞬间围坐过来,仰着小脸,眼睛瞪得溜圆,仿佛等待一场神圣的启幕。

姜老爷子嗓音低沉,仿佛穿越时空:

“那是1935年,长征过雪山的时候…”

“部队发现一位老战士背靠松树坐着,一动不动。他浑身落满雪,单薄破旧,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本党员证。”

“有人认出他:‘这是军需处长!他把棉衣全发给了伤员,自己穿着单衣冻死了!’”

现场鸦雀无声,只有北风拂过树梢。

突然,姜星儿带着哭腔问:“爷爷,他不冷吗?”

老爷子红着眼圈微笑:“冷啊…但他说:‘我是管衣穿的,不能让自己先暖和!”

老爷子目光扫过孩子们稚嫩的脸庞:

“当年队伍里,很多‘红小鬼’和你们差不多大…”

“有个叫‘小石头’的战士,12岁参军,过草地时陷进泥潭。

最后时刻还把自己口粮举过头顶丢给了其他战友,并喊道:‘班长!粮食别浪费!

等人救出来的时候,早就不行了。”

“他要是活到现在,也该是你们父辈的年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