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担任副院长(2/2)
受衔就是如此,拉关系,想进步反而得不到。
不如顺其自然,反而会得到意外惊喜。
反正咱们姜总心里面有数,凭借他的关系,人脉还有这些战功,大将是绝对跑不了的。
反正触发保底机制,剩下的就是帮他的那些兵团司令弄到一个上将,那就算不错了。
有的人比较悬,有的人则是比较稳。
像李云龙这小子,别看他是兵团司令,但老爷子心里面已经给他判了的死刑。
顶格就是一个中将,千万别再想太多。
至于丁伟,战功方面拿得出手,就是资历方面差了不少,还得再研究研究。
另外,还有郭伟,王天晴,李仇等人,还有兵团里面这些副司令员,军长们。
至于孔捷,程勇,赵刚等人,一律都是中将,别抱有期待。
……
1951年结束,1952年开启新的征程。
1952年的春节,是姜老爷子多年来在家度过的最完整、最热闹的一个年。
从除夕到正月十五,他谢绝了绝大部分公务拜访,全身心陪伴家人。
和儿子姜雨泽熬夜讨论坦克发动机草图,被儿媳叶茹笑着埋怨“爷俩凑一块就忘了时间!”。
带女儿姜南寒、女婿殷咎逛厂甸庙会,给四个孩子买糖葫芦、面人儿和空竹。
亲自下厨给孙子孙女们露了一手淮扬菜“将军狮子头”,乐呵呵地看着他们抢食。
元宵节那晚,全家在院里挂起红灯笼,老爷子抱着小孙女殷肇妤,指着天上的圆月教她背古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段短暂而温馨的时光,抚平了他眉宇间的战火沧桑,也让他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团圆。
正月十六清晨,军委的调令正式送达:
“着令姜财同志于三日内赴金陵军事学院报到,任金陵军事学院副院长。”
老爷子拿着调令,在书房静坐良久。
他摩挲着桌上那枚从朝鲜带回来的弹壳笔筒,目光再次变得锐利而深沉。
他知道,休息时间结束了。
国家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军队的征程已经开启,他必须再次奔赴新的“战场”——这一次,是在课堂和沙盘上。
三日后,北京前门火车站。
全家人都来送行,气氛虽有不舍,却更多是理解与支持。
大儿子姜雨泽将父亲的皮箱递上车厢:“爸,到了南京给我写信!那边潮,您的老寒腿注意保暖!”
女儿南寒远红着眼圈塞过来一个布包:“爸,这是您爱吃的茯苓饼和蜜饯,饿的时候垫一口…”
叶茹大妹子也在偷偷抹着眼泪,殷医生也在安慰着小南妹子呢。
四个孩子更是抱着爷爷的腿不撒手。
姜砚舟挺起小胸脯:“爷爷!我长大了也要考军校,当将军!”
姜星儿抽噎着:“爷爷…打完仗就快点回来…”
“哈哈哈,你忘了吧,爷爷都说他去教书去了!”
“那我也想去!”
老爷子逐一摸摸他们的头,声音温和却坚定:
“爷爷是去另一个地方战斗,是为了让以后打仗的战士能少流血。
你们在家要听话,好好学习,等爷爷放假回来检查你们功课!”
列车南下,穿越华北平原、跨过长江天堑,最终缓缓驶入南京浦口站。
一出站,古朴而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
不同于北平的大气磅礴,金陵的梧桐大道、明城墙遗迹和秦淮河畔的袅袅烟雨,都透着一种历史的沧桑与宁静的庄严。
军事学院派来的吉普车已在等候。
沿途,老爷子看到不少穿着整洁干净军装的军人行走在街头,精神抖擞,纪律严明。
他知道,这座见证了无数兴衰更替的古都,正在成为新中国孕育新一代军事将领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