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高圆的高考(2/2)
这是这个时代从未出现过的,现在副校长在电话中,强烈的邀请王多余去学校一趟,他要给王多余演示一下。
当时组建这个实验室,王多余给实验室的要求是,这部手机应该属于全面屏的手机,这个屏幕必须能够保多点触控的检验。
(多点触控)是“人和计算机”交互技术和计算机硬件结合的操控界面。
它的显着特点就是,用两个手指就可以直接缩放屏幕,这对于20年以后的今天来说,这是每一部智能机所具备的基础性能。
但是在2004年,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东西,却难住了很多人。
触控技术如果在大街上问一般人,99%的都回答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但是如果你问银行的取款机,就是那些大爷和大妈,一般人也都用过。
在2004年,国内的很多医院、图书馆等的大厅都有这种触控技术的电脑,支持触摸屏的手机、MP3、数码相机也很多。
但是这些已经存在的触控幕都是单点触控,只能识别和支持每次一个手指的触控、点击,若同时有两个以上的点被触碰,就不能做出正确反应。
一年前,王多余和科技大学联合创建的研究室,研究的就是多点触控技术。
王多余通过奶豆和汤圆给科技大学的资料,都是现如今可以找到的,有些已经应用到了实际中的。
虽然在汤圆的备品库中,有着后世现成的高端智能手机的软硬件参数,但是王多余并不想拿出来。
因为这种东西只要有心人一查,你连出处都解释不了。
但是你拿出来的核心技术,比现如今稍微强上那么一点,大家就会觉得这是你研发出来的成果。
王多余想着,只要给科技大学的研究室提供一些有前瞻性但又不显得突兀的技术思路,让他们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和突破就好。
研究室里,科研人员们拿到王多余提供的资料后,都兴奋不已。
他们发现这些资料里的思路虽然看似简单,却有着极大的创新点。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研究室终于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特别是王多余通过顾晓楠的二哥,在米国购买过来的1999年就生产出来的iGesture板和多点触控键盘。
这是Fgerworks的纽瓦克公司的经营者和特拉华大学学者约翰埃利亚斯、鲁尼韦斯特曼,他们联合生产的多点触控产品包括iGesture板和多点触控键盘。
通过对于这些先进产品的拆解、分析,现在科技大学这间实验室,他们研发出的多点触控技术,比市面上现有的多点触控技术有了明显的提升,能够准确识别多个手指的操作。
消息传开后,引起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很多企业纷纷找上门来,想要合作推广这项新技术。
科技大学的领导,按照王多余的要求,并没有急着将这项技术推向市场。
因为王多余有着更深层次的想法,这间实验室,王多余在这一年当中,已经陆陆续续投入了近千万元。
他之所以大手笔的投入,最终的目的就是,制造多点触控手机屏幕,也就是所有智能手机的屏幕,因为在这个年代,这项技术还没有。
科技大学这一年的研究,不可谓不大。
实验室利用多点触控技术做出了新型的平板键盘。
这种键盘的面板上任何位置都可以接收输入,而且可以同时接收多个输入,从而允许用户操作时有很大自由度,不像传统键盘那样逼着你摆出一个并不舒服的姿势。
同时,配合软件驱动,这种键盘甚至还可以识别各种手势,例如,几个指头同时接触面板,然后顺时针旋转,就像生活中打开瓶盖那样。
而多点触控技术能把任务分解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同时采集多点信号,二是对每路信号的意义进行判断。
也就是所谓的手势识别,从而实现屏幕识别人的五个手指同时做的点击、触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