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大勇姐夫的能量(1/2)
车窗外的树影飞似的往后退,他盯着后视镜里越来越小的公司大楼,忽然想起开机那天,全体剧组对着摄像机鞠躬。
扮演李云龙的演员拍着他的肩说:“王老板,这戏要是成了,能让观众记一辈子。”
审核室里拉着半遮光的窗帘,光线暗得正好聚焦在正前方的屏幕上。
三位审核员坐在长桌后,大勇的姐夫也在其中,不过脸上有淡淡的笑意,面前的搪瓷杯里飘着茶叶梗。
老张坐在中间,面前摊着张A4纸,字迹是用蓝黑墨水写的,方方正正,像刻在纸上的印章。
屏幕停在最后一集:李云龙穿着病号服,跟赵刚碰杯,玻璃杯相撞的脆响仿佛还在屋里飘。
老张仿佛得了健忘症一般,之前对王多鱼说的话好像真的忘记了。
王多余刚进门,“三条意见。”老张就迫不及待的把纸往他面前推了推,纸张边缘有点卷,“你自己看吧。”
王多余的目光落在第一条上,喉结猛地滚了滚。
“兔崽子”“狗娘养的”——这些词像李云龙的骨头,抽了它们,人就软了。
他抬头时,正好对上老张的老花镜,镜片后面的眼睛藏在阴影里,看不真切。
“张老师,”他的声音有点干,下意识地指了指屏幕里李云龙的脸,那上面还沾着硝烟灰。
“您看这人物——他是从大别山走出来的泥腿子,十六岁扛枪,打了二十年仗,身上挨过七枪。”
“咱们拍的时候,特意请了三位参加过晋西北战役的老兵当顾问,他们说那会儿的指挥员,在战场上比这糙十倍。”
有位姓赵的老兵说,他团长打伏击前动员,开口就是‘狗娘养的小鬼子,今天让他们有来无回’——这不是粗鄙,是从死人堆里练出来的血性。”
他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个笔记本,翻开泛黄的纸页,上面是老兵的签名和手印:“您看,这是他们的签字。
说‘就得这么拍才像我们那会儿的兵’。要是改了,李云龙就成了戏台子上的将军,不是真从战场爬出来的李云龙了。”
左边那位上了年纪的女审核员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光,非常赞同的点了点头。
而老张却说:“王总,电视是给全家老小看的,青少年正是学语言的时候,这些词确实不妥。”
“您说得对,”王多余立刻点头,手指在桌上敲了敲,像是突然想起什么。
“要不这样——‘狗娘养的’这类太冲的,我们做消音处理,用‘嘀’声盖过去,保留口型,观众能看懂意思。
‘兔崽子’这种,生活里长辈也常说,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劲儿,能不能留下?既不丢那股野气,又不伤大雅。”
他转向第二条,指尖点在“爆破特写”几个字上:“第十二集的攻城戏,我们剪辑师已经剪过三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