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被冤枉了难道还不许我反抗吗 > 第476章 为去尼日利亚做准备

第476章 为去尼日利亚做准备(1/2)

目录

王多余盯着后台不断攀升的视频数据,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点着。

情感采访系列的第七支视频刚发布三天,VIp播放量就破了百万,评论区里满是“这不就是我和对象的日常吗”“看完想给另一半打个电话”的留言。

奶豆有信息反馈过来,屏幕上是用户画像分析:“25到35岁的用户占比超六成,女性用户互动率比男性高30%,尤其是暖心治愈型,转发量稳居第一。”

王多余勾了勾嘴角。当初拆解标题类型时,他就琢磨着不同年龄段的情感痛点,没想到暖心治愈型能杀出重围。

正想着,汤圆发来消息:“刚收到三个机构的合作意向,想拿我们的采访版权做二次创作,开价不低。”

王多余点开合作方案,扫到“可根据平台调性调整采访内容”时,直接回了“拒”。

奶豆在旁边瞅着,忍不住问:“大哥哥,这机会挺难得的,为啥不接?”

“他们想改内容,就容易丢了‘真实’这个根。”

王多余敲着键盘,“你看那支‘结婚30年泡红糖水’的视频,火就火在大爷说‘我老伴儿年轻时候坐月子落下病根,我记了三十年’时的结巴。

那不是演的,是真紧张。改了,味儿就没了。”

奶豆点头应着,转头又跳出来一条审核警示:“有个新入职的采编,在素材库里加了段街头采访,问‘你觉得异地恋劈腿能原谅吗’,后面跟了句‘我觉得肯定能,人都有需求’。”

王多余的脸瞬间沉了。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出现采编夹带个人观点的情况。

他让奶豆把这段素材锁了,随即在工作群里发了条通知:“下午三点,全体采编会议室开会,带好自己近一周的采访脚本。”

会上,王多余没点名批评,只是把那段有问题的采访放了出来。

“咱们做情感采访,是让观众看别人的故事,不是听采编说‘我觉得’。”

他指着屏幕,“就像有人问‘彩礼该不该要’,你可以让不同人说不同想法,但不能插一句‘我觉得要就是物质’——这不是采访,是说教。”

他顿了顿,从抽屉里拿出一沓纸:“这是新订的《采访准则》,第一条:采编不得在采访中加入个人观点。”

“第二条:涉及争议话题,必须保证正反方观点占比均衡;第三条:所有采访素材,必须经网站审核组审核三次才能入库。”

新采编的脸涨得通红,站起来说:“王总,我错了,我以为加句个人看法能让内容更活……”

“活不活,看故事真不真,不看你插不插话。”王多余把准则推给他,“回去好好看,下周交份整改报告。”

这场会开了两个小时,散场时,采编们手里的脚本都多了不少红笔批注——大多是被圈出来的“我觉得”“其实吧”“依我看”。

风波刚过没几天,汤圆又带来个新情况:网站的时事推荐板块,用户留存率涨了15%。

“好多用户在反馈里说,就信咱们推的新闻,说‘别的网站总推些一惊一乍的,你们这都是实打实的联播内容,看着踏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