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亮剑金陵十三钗 > 第339章 一丝冷意

第339章 一丝冷意(1/2)

目录

第339章一丝冷意

娘子关外,山西民团临时指挥部内,厚实的麻布帘被大风掀起一角,带进来些许山谷间的凉气,战地图上压着的镇纸微微颤动了一下。

皮若愚推门进来,靴底还沾有外头的黄土。

他手里捏着一封才拆封不久、边角还带着褶皱的电报,递到长官的桌案前:“长官,这是阎长官刚从太原发来的急电。”

苏耀阳接过纸张,扫了一眼后轻哼了一声:“这个阎老西啊……还是改不了用人时捧到天上,不用人的时候就像抹布一样扔到一边的吝啬性子。”

皮若愚抬手揉了揉鼻梁,神色带着几分无奈:“您又不是第一次跟他打交道。若是有一天他殷勤得给咱们雪中送炭,那才得掂量掂量,是不是炭里掺了硫。”

苏耀阳闻言,忍不住轻声笑出,嗓音透着几分对这种“老江湖”的讥刺:“这倒也是。”

他又俯下身,将电报平摊在面前的地图桌上,手指沿着墨迹再扫了一遍。电文的末尾,是阎锡山的委婉恳求——飞行大队继续出动,对27师团施加压力,延缓他们的行军速度。

而在苏耀阳眼里,更吸引注意的,是附加在电文后的空军战果简报。

那份由空中侦察机带回的评估,让他原本波澜不惊的眼神涌出一丝笑意……这次的轰炸的成果着实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此次轰炸,27师团的人员伤亡至少超过三千人,且这是初步统计,那些失踪人员还没被清点完全。

至于物资的损失就更惊人了吗,光是被炸毁、焚烧殆尽的汽车超过三四百辆,这意味着他们的辎重运输与机械化机动几乎断了一条腿。

上千匹骡马横尸路边、林间,有的肢体扭曲,有的焦皮尚在冒烟。

要知道,那些牲畜不仅是牵引力,更是他们在这种山地环境下保持机动的关键。

苏耀阳俯身,用指节轻叩地图上蓝色的27师团标志,眼神微微眯起。

按照这样的攻击速度,只要再来一次同等规模的空袭,27师团就算不全军覆没,也必将彻底瘫痪在忻口以北的道路上……届时,连撤退都是奢望,只能被动化作任他宰割的猎物。

忻口西北方向,临时构筑的八路军前沿指挥部被一大片黄褐色的伪装网严严实实覆盖,网角用麻绳固定在几棵低矮山槐上,伪装成一片不起眼的杂木林。

透过麻叶与布条的缝隙,隐隐能看见里面碾压出的泥路,以及战场用的油毡掩体。

左副参谋长站在最靠前的一道沙石掩体后,身着已经被风沙磨得发白的军装,额头的细纹在今天显得格外紧绷。

他平日里那副总带笑意、语声平和的脸,此刻已经收敛起来,唇线紧压,目光透过双筒望远镜,锁定在数公里外的忻口北口一带。

那里,地面烟尘盈天,隐约能看见日军废弃的车辆残骸,以及被炮火炸成坑洼的道路。

几名参谋跟在他身后,泥脚踩在浮土上发出轻微黏连声,却没有人开口。

每个人的脸色都凝着一层不易察觉的灰,因为消息再怎么粉饰,也挡不住这两天的战况变数巨大:

八路129师与晋绥军61军原本对忻口一带的日军第四师团展开了猛攻,经过一个星期的攻击,已经只看令了忻口一带不少的日军阵地,正稳步向前推进。

但就在昨天傍晚突然传来噩耗,晋绥军83军在雁门关外围被27师团撕开防线,全线溃退。

这个缺口让27师团得以摆脱正面阻击,沿山道向西南急行,半天时间就逼近他们的右翼后方。

若是被27师团绕到背后切断道路,而正面的第四师团同时从东南压上,那么129师与61军的防御阵地将变成一个合围圈,“插翅难飞”便不是形容,而是可能在一天之内变为尸山血海。

在危机骤然压顶的会议上,一些参谋建议连夜西撤,保全主力。

但这个动议刚提出来就被左副参谋长给否决了,这时候撤退,不仅敌军会紧追不舍,而且正面的第四师团也会立即察觉空隙,立刻前出贴过来缠住他们。

那不是保存实力的撤退,而是陷入两面夹击的溃逃。

幸而在今天上午,局面出现了转折。

总部传来消息,山西民团出动了两个飞行大队,使用了集束炸弹与燃烧弹对行军状态的27师团展开了猛烈空袭,无数集束炸弹和高爆弹直接砸向27师团行军纵列。

这场轰炸轰炸不仅给27师团造成了数千人的伤亡,连带着成百上千的汽车、辎重车、骡马都被烧得只剩残架,这也导致日军赖以推进的血脉补给线,在瞬间被剪断。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所有人全都松了口气。

更好的消息也传了过来,阎锡山已调动晋绥骑兵第1军连夜北上,打算在忻口北翼与他们会师,合力牵制27师团。

但左副参谋长清楚,这些缓解只是暂时的,军人出身的直觉告诉他,不能把所有希望压在一支同床异梦的友军身上。

晋绥军是友军,但不是直属部队。

援军未到之前,一切都是假设;援军到了,就一定能全力投入战斗吗

这种担心,任何一个经历过国共合作的人,心里都明白答案。

晋绥军的拖拉、犹豫不决和迟疑不定,跟明末时期的关宁铁骑实在太相似了,那是出了名的卖队友,他得是多蠢才会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们身上啊。

忻口南侧的八路军前沿阵地上,秋风卷着硝烟和潮湿泥土的气息,混杂着未散尽的火药味,贴着左副参谋长面前的沙袋呼呼灌入。

他收回望远镜,眉头仍然紧锁。

正面第四师团的火力压制一刻不停,己方阵地几乎连夜都没消停过。

一场大战打下来,他的神经就像一根绷到极限的弦,129师的主力眼下全部投入到对第四师团的供给上,别说抽兵回防,就连替换前方伤员的预备队都在捉襟见肘。

即便他心中明白后方的风险,可现实就是这个“后手”压根没有兵可派。

他沉默了许久,还是走向埋在沙幕内的野战通信台,掀开厚重的防尘帆布,俯身对报务员低声吩咐:“发电,给总部。

很快,一封求援的电报就发了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