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驿战风云 > 第423章 救援

第423章 救援(1/2)

目录

核爆发生后的半小时之内,只见九州各地的军用机场一片繁忙景象。一架架大型运输机如待命出征的钢铁巨鹰,在跑道上依次排开,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似在积蓄着磅礴的力量。随着塔台一声令下,这些运输机如离弦之箭般紧急起飞,它们划破长空,朝着同一个方向——核爆所发生的地点周围极速飞去。

为了应对这一次由核爆引发的海啸灾难,九州乾坤守御人最高层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讨与权衡,做出了一个艰难无比的决定。这个决定,意味着要动用九州隐藏多年的最强大底牌,这张底牌一直被视为守护九州安宁的最后保障,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易示人。

可这一次核爆所引发的海啸已经不是普通人能够应对的事件了,所以经过紧急商讨只能动用了灵能者。

在这些运输机上,装载着的不仅是救援物资,还有乾坤守御人中的精英力量。他们个个身怀强大的灵谲之力,是经过层层筛选与严格训练的顶尖高手。除此之外,还搭载着一系列先进且神秘的设备,这些设备便是九州为应对极端危机而研发的秘密武器。

与此同时,在九州的沿海城市,当地日常管理部门九州的科研团队也在争分夺秒地工作着。他们深知,核爆引发的海啸问题迫在眉睫,而海啸到达沿海城市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必须尽快找到解决方案。

在临时搭建的科研指挥中心内,灯光昏暗且闪烁不定,各种精密的仪器设备发出嗡嗡的运转声,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当前局势的紧迫。科研人员们神色凝重,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手中的仪器,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数据,试图从这些繁杂的信息中寻找到应对危机的关键线索。

“海啸距离九州最近的沿海城市还有多久会到达?”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的科研人员,声音略带沙哑地对着身旁的助手询问道。他便是科研团队的核心人物刘老,在海洋灾害研究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此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紧盯着助手,等待着那个关乎无数人安危的答案。

“报告刘老,”助手迅速回答,语气中难掩紧张,“按照卫星实时传回的侦测数据,结合我们团队的深度研究与复杂模型计算,海啸到达九州最近海域的时间,预计是在三个小时之后。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传播过程中,海啸的强度会有所减弱。只是,经过反复精确计算,即便强度降低,当海啸抵达沿海城市时,浪高依旧会……”助手顿了顿,深吸一口气,仿佛接下来的话无比沉重,“浪高应该仍会达到惊人的十米左右。如此高度的海浪,对于沿海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命安全,都将构成极其严重的威胁。”

刘老听闻,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川”字,眼神中闪过一丝焦虑。十米高的巨浪,足以轻易摧毁沿海城市的大部分建筑,无数民众的生命将危在旦夕。他深知,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立刻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最高层,让他们提前做好沿海城市居民的疏散工作。”刘老果断地命令道,“同时,我们这边要加快对核爆区域其他数据的分析,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进一步削弱海啸的威力。”

“是,刘老!”助手迅速转身,快步去执行命令。

与此同时,在魔都那隐秘而又至关重要的一处秘密基地当中,一间宽敞且充满科技感的现代化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几名身穿笔挺军装、肩扛熠熠将星的老人,神情严肃地伫立在巨大的大屏幕前,目光紧紧锁定在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各种数据与实时画面。

屏幕上,核爆海域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汹涌的海浪如同一头头失控的洪荒巨兽,以排山倒海之势朝着九州沿海地区疯狂席卷而来。每一道海浪都仿佛蕴含着毁灭一切的力量,所过之处,海面一片狼藉。而旁边的各项数据也在不断闪烁变化,精准地显示出海啸的强度、速度以及预计抵达沿海城市的时间等关键信息。

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眼神锐利如鹰的老将,微微皱着眉头,率先打破了沉默:“按照目前的情况,三个小时后海啸就将抵达沿海城市,即便强度有所减弱,那十米高的浪高,对我们的沿海防御体系和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旧是一场灭顶之灾。我们军方必须立刻拿出应对方案。”

“是啊,老李,这次的情况实在是棘手至极。”另一位身材魁梧的将领,此刻面色如铁般凝重,声音低沉地附和着,“面对如此规模的海啸,那些常规的防御手段,恐怕很难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不过,我倒是听闻乾坤守御人那边已然有了大动作,他们介入其中,或许情况不至于糟糕到超乎想象。毕竟,他们可不是咱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凡人,身上都有着非凡的能力。”

这时,一位戴着精致眼镜,浑身透着儒雅气质的将领,轻轻推了推眼镜,目光深邃,若有所思地缓缓说道:“虽说乾坤守御人已然出动,但诸位想必也都清楚,近些年来,他们的处境也着实不容乐观。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更迭交替,如今的他们,正处于青黄不接的艰难状态。真正实力强大的灵能觉醒者,掰着指头都能数得过来,其余的,要么分散在各个城市的守护小队,要么就只能从事一些后勤保障工作。就他们现有的人数而言,想要全方位地应对此次来势汹汹的海啸,恐怕难度不小。所以,我认为咱们军方必须得有所行动,做出相应的准备。毕竟,这次事件的起因,归根结底是咱们军方出现了失误,才给了敌人可乘之机,说起来,这场灾难我们难辞其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