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 第488章 验收通过

第488章 验收通过(1/1)

目录

临时会议室的铁皮屋顶被夏阳晒得发烫,空气里弥漫着油墨、汗水与劣质茶叶混合的味道。验收小组组长周教授的声音突然在寂静中炸开时,林江感觉浑身的血液瞬间冲上头顶,耳边嗡嗡作响,连窗外施工机械的轰鸣都变得模糊。

“经验收组综合评估,新坝工程实地检查结果与资料审核情况均符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及相关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防渗性能、结构稳定性等关键指标全部达标。”周教授将厚重的验收报告重重拍在桌上,老花镜后的目光锐利而郑重,缓缓扫过全场每一个人,“现正式宣布,新坝工程质量合格,通过竣工验收!”

“轰——”

话音未落,压抑已久的会议室瞬间沸腾。掌声像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拍在铁皮桌面上发出“砰砰”的闷响,震得屋顶的灰尘簌簌飘落。林江身旁的监理员小李激动得手忙脚乱,手肘不小心打翻了桌角的搪瓷水杯,浑浊的茶水泼在资料册上,晕开一片片深色墨痕。可他浑然不觉,只是红着眼圈,双手紧紧攥着笔,反复念叨:“过了……真的过了……我们真的做到了……”

施工队的老张站在人群后,黝黑的脸上混着汗水与泪水,沟壑纵横的皱纹里都浸着笑意。他攥着安全帽的手指关节绷得发白,指腹因用力而泛出青色,咧开的嘴角怎么也合不拢,露出两排被烟草熏黄的牙齿。几个年轻的技术员互相击掌拥抱,甚至有人激动地跳了起来,工装裤上的泥点随着动作簌簌掉落。

林江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那座横跨河谷的庞然大物。晨光正好,金色的光线沿着坝体的折线缓缓流淌,在平整的混凝土表面折射出冷硬而坚固的光泽,像一道沉默的钢铁屏障,将奔腾的河水牢牢拦在身后。三个月前,当他在检测报告里发现水泥标号异常时的寒意,仿佛还在骨髓里打转——那些被悄悄混入的P.C32.5水泥,像藏在大坝筋骨里的蛀虫,稍不留意就会蛀空整座工程的根基,威胁着下游三个县百姓的安危。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飘回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为了固定证据,他带着小李连续三晚蹲守在搅拌站仓库,蚊虫叮咬得浑身是包,终于拍下了劣质水泥被偷偷卸车的照片;与供应商对峙时,对方眼神淬毒,言语威胁,甚至在工地门口堵过他的车;整改期间,工地上彻夜不熄的焊花映亮夜空,工人们顶着四十度的高温拆除不合格的坝体,汗水顺着安全帽的系带往下淌,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林监理!”验收组长周教授的声音将他从回忆中拽回现实。老人颤巍巍地递来一本烫金的验收合格证,红色封皮上“竣工验收合格”五个字格外醒目,他指腹在林江手背上重重按了按,语气里满是赞许:“这大坝能稳稳站在这里,你功不可没。要是没有你当初坚持查到底,后果不堪设想。”

林江接过证书的指尖微微颤抖,证书边缘的烫金有些硌手,油墨香混着纸张的气息钻入鼻腔,却比任何勋章都更显沉重。他忽然想起第一次踏上这片工地的那个清晨,露水打湿了工装裤脚,远处的山雾里传来开山炸石的闷响,那时的坝体还只是一道低矮的雏形,谁也没想到,这座坝会牵扯出那么多龌龊与凶险,会让他们在质疑、威胁与压力中挣扎这么久。

“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扛过来的。”林江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转过身,面向在场所有建设者,深深鞠了一躬,腰弯得极低,“没有每一根钢筋的严格把关,没有每一方混凝土的较真,没有每一位工人的日夜坚守,就没有今天站在这里的新坝。这份合格,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人群里再次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有年轻工人兴奋地吹起了口哨,不知是谁从工具包里翻出了一个破旧的收音机,调大音量播放起《咱们工人有力量》。跑调的歌声粗粝而响亮,撞在临时搭建的铁皮屋顶上,震得灰尘簌簌落下,却比任何乐章都更让人热血沸腾。

闻讯赶来的媒体记者们蜂拥而入,闪光灯在人群中此起彼伏地炸开,刺得人睁不开眼。林江被围在中间,话筒和镜头纷纷怼到面前,他有些局促地整理了一下皱巴巴的工装衣领,忽然想起整改最艰难的那天夜里——暴雨倾盆,冲垮了工地的临时料棚,他和工人们光着膀子冲进雨幕,手拉手抢救堆放在棚里的水泥袋。泥水灌进靴子里,沉得像灌了铅,雨水顺着头发流进眼睛,涩得生疼。那时谁也没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在雨幕里相视而笑,抹一把脸上的泥水,继续扛着水泥袋往安全的地方跑。

“林监理,工程验收通过,您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一位女记者举着话筒,声音清亮地追问。

林江抬头望向窗外,坝顶飘扬的五星红旗在风里猎猎作响,那抹鲜艳的红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夺目。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坚定而清晰:“想上去走走,亲自看看这座我们用血汗筑起来的坝。”

登上坝顶时,河谷的风突然变得凌厉,卷起衣角猎猎翻飞。林江张开双臂,感受着气流穿过指缝,带着河水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的河水在阳光下泛着碎银般的光泽,温顺地沿着坝体流淌;新铺的防浪墙在脚边笔直延伸,每一道勾缝都嵌得严丝合缝,连指甲盖都塞不进去;坝坡上的草皮刚种下不久,嫩绿色的新芽在风中轻轻摇晃,透着勃勃生机。

他想起检测员小王曾红着眼眶对他说“林哥,这坝要是塌了,下游三个县的老百姓都得泡在水里”,想起施工队老张拍着胸脯保证“整改完的坝体,别说洪水,就是炮弹都炸不开”,想起周教授拿着检测报告说“这数据,比设计标准还高,你们对得起良心”。

“林哥!林哥!”小李气喘吁吁地从坝坡上跑上来,额头上满是汗珠,手里举着一张刚打印出来的检测报告,挥舞着喊道,“最后一次混凝土抗压试验结果出来了!强度达到了设计值的120%,远超标准!”

林江接过报告,指尖轻轻抚过那串醒目的数字,纸张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阳光透过云层落在纸上,把墨迹晒得发烫,也晒得他眼眶发热。他忽然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就顺着脸颊滑落——那些在实验室里熬红的双眼,在工地上磨破的鞋底,在会议室里拍过的桌子,在威胁面前不曾动摇的决心,原来真的能垒起这样一座护佑江河、守护百姓的坚固屏障。

远处传来汽车的鸣笛声,是送验收组离开的车队。林江站在坝顶,对着远去的车影郑重地敬了个礼。转身时,他看见工人们正沿着坝坡排成长队,手里拿着红色的油漆桶,小心翼翼地在坝体上刷下竣工日期。油漆刺鼻的气味混着青草的清香漫过来,呛得人鼻子发酸,可林江却觉得,这大概就是人间最踏实、最让人安心的味道。

风再次吹过坝顶,红旗猎猎,河水潺潺,远处的村庄里传来隐约的鸡鸣。林江望着眼前这幅安宁的景象,轻轻舒了一口气——这场硬仗,他们打赢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