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此乃现代建筑学与传统风水的结合(1/2)
东方老爷子近来愈发觉得,自己这运气和眼光,绝对是建筑界玄学领域的巅峰之作。
退休前设计的大楼个个成了地标,退休后选来隐居的许家村,也眼看着要开发成旅游区了。
如今他日常除了种菜养花,就是背着手在自己的小院里进行“空间巡视”,并美其名曰“职业本能,看啥都想画施工图”。
最近不知怎的,迷上了钓鱼,鱼竿买了七八根,遮阳伞、钓箱、探鱼器一应俱全,装备豪华得能直接录一集《荒野钓鱼王》。
只可惜,技术实在配不上装备。
连续三天,他钓上来的最大成果是只浑身是戏的小龙虾,还被一只路过的白鹭嫌弃地瞪了好几眼。
就在老爷子对着水面喃喃自语“这鱼塘结构设计不合理,得改”时,葛文竹找上门了。
这位身价不菲的企业家,不知从哪打听到著名建筑大师东方彦青也在此隐居,二话不说,拎着两瓶限量版茅台就摸了过来。
两人一照面,还没等葛文竹开口,东方老头推了推老花镜,盯着对方手腕上的表:“你这表,配你这身衣服,风格冲突。
就像现代钢结构硬搭琉璃瓦,钱没少花,效果稀碎。”
葛文竹一愣,随即大笑:“老爷子,我人是土了点,但诚意不土!主要是来蹭您一顿鱼,顺便取取经!”
东方彦青老脸微红,指了指旁边空空如也的鱼篓:“今天……鱼去开会了。”
葛文竹探头一看,乐了:“您这钓鱼水平,鱼开的怕是批斗大会吧?说正事,老爷子,我觉得咱这村,缺个地标性建筑。比如……一个能配得上您我身份的钓鱼台?”
就这一句话,两个老头瞬间找到了共同语言。
东方彦青眼睛一亮,掏出随身携带的素描本:“此言深得我心!钓鱼,讲究的是天人合一!钓台即是建筑,建筑即是艺术!待我画个方案!”
葛文竹一拍大腿:“您出图纸,我出钱出人!要啥材料您说话,保证按图施工,绝不偷工减料!”
于是,许家村的村民们就经常看到这样一幕:一个穿着中式褂子的老头,坐在岸边太师椅上,对着铺开的设计图指指点点,言辞充满了“结构荷载”、“风水流向”和“视觉通透性”;另一个穿着Polo衫、老板肚挺挺的老头,则拿着手机不停地打电话、指挥工人,间歇性发出哀嚎。
“东方大师!您这设计图上为什么还有个小型观景塔?!我们不是只钓个鱼吗?”
“肤浅!这是点睛之笔,是建筑的脊梁!是钓鱼者的精神图腾!”
“……那这个BBQ区域还要接水电下水呢?”
“基本配套!体现人文关怀!难道钓上鱼来你要生啃吗?”
“但这个预算……”
“眼光放长远!这是投资未来!是传承!”
最终,当一个融合了仿古钓台、阳光露台、烧烤区、恒温钓箱存放处以及一个被东方彦青称为“信仰加持塔”的迷你瞭望塔的“东方葛氏钓鱼圣地”竣工时,两位创始人庄严地进行了剪彩仪式,然后并排坐在符合人体工学的专业钓椅上,满怀期待地抛下了第一竿。
然后,整整一个下午,依旧颗粒无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