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梅超风传奇 > 第15章 石巷棋声暗流

第15章 石巷棋声暗流(1/2)

目录

入夏的蝉鸣刚在枝头响起,梅超风与程瑶迦已行至“落子巷”。这巷子藏在皖东一座山坳里,青石板路蜿蜒如棋盘,两侧石屋的墙头上,常有人支着竹榻对弈,黑白棋子落盘的脆响,混着井水的凉意漫过巷口。只是今日的落子巷,却像被人打翻了棋罐,石屋门前的棋盘大多空着,几个老人蹲在巷尾的老槐树下,对着块缺角的青石板唉声叹气。

程瑶迦牵着马,看那青石板上刻着半局残棋,黑子被白子围得水泄不通,却在角落留着个极小的活眼。“前辈,这棋下得真险,”她蹲下身用指尖点了点活眼,“再填一子,黑子就全死了。”

梅超风侧耳听着巷内动静,除了蝉鸣,还有间石屋传出压抑的争执,一个苍老的声音怒道:“那‘镇巷棋’是祖上留下来的规矩,你说改就改?眼里还有没有祖宗!”另一个年轻的声音反驳:“爹,现在谁还守着老规矩?把棋谱卖给城里的棋社,能换几十两银子,够咱们盖新房了!”

她指尖在马鞍上轻叩:“进去看看。”

两人顺着声音来到巷中段的“松涛居”,院门虚掩着,院内的石桌上摆着个紫檀木棋罐,罐口散落着几枚棋子,其中一枚黑子裂了道缝。一个穿粗布短打的老汉正背着手踱步,他是落子巷的老棋师周松涛,此刻脸涨得通红;对面站着个穿蓝布衫的青年,是他儿子周明,手里捏着张纸,像是张契约。

“爹,你就签字吧,”周明把契约往石桌上一拍,“李老板说了,只要咱们交出‘七星赶月’的棋谱,不仅给银子,还请城里的先生来教我儿子读书,这比守着破棋盘强多了!”

周松涛抄起棋罐就要砸,却被周明死死按住:“你砸啊!砸了棋罐,你就能让孙子去县城上学了?去年他发高烧,要不是李老板借了五两银子,你以为……”

“那是高利贷!”周松涛气得浑身发抖,“他就是盯着咱们家的棋谱来的!‘七星赶月’是当年刘伯温路过落子巷时留下的残局,藏着‘守险不贪’的道理,能随便卖吗?”

程瑶迦想起一个民间故事,忍不住道:“周老伯说得是。我听过‘王积薪逆旅闻棋’的故事,王积薪在旅店听婆媳隔墙对弈,悟透棋理,可见真正的棋道藏在人心,不在棋谱。要是为了银子卖了祖宗留下的道理,就算盖了新房,心里也不安稳。”

周明却嗤笑道:“小姑娘懂什么?道理能当饭吃吗?巷尾的陈瞎子,去年把祖传的棋秤卖了,现在天天喝好酒,不比我爹强?”

“陈瞎子的棋秤是假的!”周松涛怒吼,“真秤在我这儿!”他掀开石桌下的暗格,取出个乌木棋秤,秤杆上刻着北斗七星,秤砣是枚磨得发亮的白子,“这秤是用来称棋子的,一颗黑子一两,一颗白子半两,当年刘伯温说‘棋如人心,轻重要分明’,你连这都忘了!”

梅超风的指尖搭上棋秤,木质温润,秤星却隐隐泛着红光。她忽然道:“这秤杆里有东西。”周松涛一愣:“不可能,我用了一辈子……”话没说完,梅超风已用指甲抠开秤尾的铜帽,里面掉出张折叠的黄纸,纸上用朱砂画着幅棋盘,棋盘角落写着“子午之交,月落石栏”。

“这是什么?”周明捡起来细看,黄纸边缘已经泛黄,像是有些年头了。

周松涛忽然想起什么,脸色骤变:“是‘藏棋’的口诀!落子巷的老规矩,每十年要在石栏下埋一副新棋,说是‘续棋脉’,去年本该我去埋,可我病了,就让陈瞎子代劳……难道他……”

正说着,巷口传来马蹄声,一个穿绸衫的胖子带着几个伙计来了,他是城里棋社的李老板,手里把玩着串佛珠:“周老哥,考虑得怎么样了?棋谱我带来了,只要你签字画押,银子立马到手。”

周松涛将黄纸往怀里塞:“不卖!你走吧!”

李老板眼尖,瞥见黄纸上的朱砂印:“那是什么?莫非是‘七星赶月’的图解?”他对伙计使个眼色,“给我抢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