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从高中开始逆袭 > 第380章 火箭构思

第380章 火箭构思(1/2)

目录

越野车碾过国道上的碎石,发出轻微的颠簸,林墨靠在后座,双眼微闭,指尖却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着节奏——那是他在默记火箭燃料泵的结构图。

光驱里的技术资料像潮水般涌入脑海,从涡轮叶片的角度到密封环的材料参数,每一个细节都在脑内形成三维模型,这种高效的学习状态,让他甚至能清晰“看”到图纸上标注的误差范围。

前排的赵思妍从后视镜瞥了一眼,见他呼吸平稳,以为他真的睡着了,悄悄把空调风量调小了些。

车窗外,国道两旁的竹林飞速倒退,晨露在竹叶上闪着光,空气里混着泥土和竹叶的清香,与深城写字楼里的奶茶味截然不同。

她打开电脑,屏幕上是巴城同事发来的照片:照片上江北街道上人头攒动,红旗招展,连平时冷清的街角公园都站满了人。

看着这些照片,她情不自禁的朝后看了看,看着那个正在闭目的养神的男人,她心中非常自豪。

年仅18岁就能做到这样,是真正的达到了人生巅峰,但林墨呢却显得非常低调,甚至整个人也没有变得浮躁,这一点是她最欣赏的。

之后她便开始在电脑上继续工作,她现在的事情很多,特别是协调整个集团的一些工作安排。

如今的星辰集团即将召开第1场发布会是至关重要的,而其他分公司也处于起步阶段,是需要集团通力配合。

就比如天星音乐就是因为通力配合从而一炮而红,甚至现在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这一次围绕的核心便是天星物流和天星商城,一个是线上,一个是线下,一旦打响,这两家公司又将成为新的独角兽。

光驱里的火箭技术图谱在脑内缓缓展开,从零点五级文明的化学燃料推进系统,到一级文明的星际航行模块,每一个节点都标注着清晰的技术壁垒。

这些技术每一个拿出来都是一种颠覆,经过一分钟的沉思,他最终还是决定走可回收道路,当然这只是前期的一种选择。

这部分技术像一份详尽的施工蓝图,小到栅格舵的角度参数,大到箭体分离时的姿态控制算法,都与他记忆中SpaceX的方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却又在细节处更显精密。

比如着陆腿的缓冲材料,系统给出的“蜂窝式记忆合金”方案,能在承受相当于箭体自重3倍的冲击力后自动复位,这比2002年全球任何航天机构使用的缓冲材料都要先进至少十年。

“推进剂余量计算模型……”林墨在心里默念,脑内浮现出一组动态公式。

传统火箭在发射前需预留30%的燃料用于修正轨道,而这套模型能通过实时风速、空气密度数据,将余量压缩至15%,这意味着同等燃料下,有效载荷能提升近四分之一。

他甚至能“看到”相应的模拟视频,火箭一子级在完成助推后,如何像归巢的鸟儿般调整姿态,靠着三台发动机的精准反推,稳稳落在海上回收平台上。

对于这些技术诠释,他在短视频上看到过,当时就觉得很震撼,现在由这个光驱亲自给他演示,他更觉得震撼,因为这款火箭的推重比是20年后星舰的很多倍。

以它的重型猎鹰火箭为例,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是63.8吨,地球的同步轨道运载能力是26.7吨。

这款火箭,一旦当将其迭代到第3代它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能够飙升到300吨,这种重量已经堪比星舰的有效载荷了。

就算是2025年,那款星舰仍在开发和测试阶段尚未完全投入使用,如果他能在2005年之前弄出来,那绝对会创造新的历史。

也就在他了解完这些技术,忽然他被另一个文件名给吸引了。

说的是演才刚刚落在上面,瞬间弹出了一个标题,让他呼吸都有些急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