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他不是他(1/2)
陆停舟不假思索道:“夫妻本是一体,她若不嫁我,也不会遇上这样的麻烦。”
段寒山微微一笑:“难得听你说句像样的话。”
陆停舟神色平静:“老师应当知晓,她是京城最有名的绣娘。”
段寒山点点头:“她每日挣的银钱,可比你多多了。”
陆停舟笑了下,继续道:“她最珍视的就是那双手,可那晚掉入秦河,她宁肯废了双手也不曾放开我,在我看来,不是她连累了我,而是我连累了她。”
“你能明白就好。”段寒山感慨万千,“上次你们来时,我还担心你与她并非佳偶,如今看来,她待你确是情深义重。”
陆停舟淡淡笑了下。
义重毋庸置疑,至于情深……
他幽幽一叹。
“叹什么气?”
段寒山自然不知弟子心中所想,拿起桌上的信递过去:“这封信你拿着,回京以后替我转呈陛下。”
陆停舟并未接手:“老师若是为我陈情,就不必了。”
段寒山瞪他一眼:“谁为你陈情,我只是许久不见陛下,和他说几句心里话。”
陆停舟狐疑地看着他。
段寒山吹吹胡子,劈手把信扔进他怀里:“信上关于你的事,我一字未提,你自个儿惹的麻烦,自个儿收拾。”
陆停舟拾起那封信,翻来覆去看了看:“这么薄?”
“你还当是你给娘子写家书么?”段寒山没好气。
陆停舟失笑:“我与依依朝夕相处,倒是不必写信。”
“你还得意上了?”
段寒山与池依依一番长谈,早就知道自家学生在京城何等忙碌,他不忍心戳破事实,只道:“你们既然来了平安城,就在家里多歇上几日,明晚城里有灯会,你带上六娘,陪她好好逛逛。”
次日,池依依听说此事,奇道:“八月十五早就过了,为何还有灯会?”
“平安节。”陆停舟解释道,“四十年前,平安城被叛军围城数日,是陛下带兵解了围。”
从此以后,当地百姓便将叛军溃败那日定为平安节,每年这晚全城点灯,既为逝者祷亡,也为生者祈福。
久而久之,这便成了当地一大风俗,百姓们在灯会上办起集市,邻近州县亦有不少游人来此游玩。
池依依站在段府门前,四下张望:“为何府里只有我们两个出门?”
“因为只有你是外地人,”陆停舟坦然道,“老师年纪大,腿脚不方便,世兄世嫂们更是早看腻了。”
他的态度落落大方,池依依实在找不到推辞的理由,只好跟着他出了门。
平安城虽小,却极富庶。
两人走在大街上,只见人潮如织,川流不息,论热闹处竟是丝毫不比京城逊色。
街道两旁悬挂着琳琅满目的花灯,清风徐来,灯影摇曳,人在灯下,如置身星海之中,仿佛下一刻便要乘风而去。
陆停舟握住池依依的手。
池依依顿了下,指尖微蜷。
“跟紧些,”陆停舟道,“当心被拍花子拐跑了去。”
池依依忍不住反驳:“拍花子只拐小孩儿。”
“难说。”陆停舟老神在在,“花容月貌的大姑娘,他们也要。”
池依依忍俊不禁,嗔他一眼,终是没有抽回手。
陆停舟的掌心温暖干燥,他攥着她的指尖,力道不轻不重,像是真怕她走丢了,又像握着一块易碎的珍宝。
池依依的半边身子微微僵硬。
她有些烦恼,又有些说不出的欢喜。
她抬头看向顶上的花灯,眩目的光晕仿佛把她带入一个迷离的梦境,那是两世都未曾体会过的心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