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最后的自白(2/2)
但他做不到。
面对柳如锦送来的财帛,他不是不动心。
当他将赏赐拿回家,看到妻儿欣喜的模样时,他也曾想过,要不就这样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让妻儿过上好日子,比什么都要紧。
可每次他这样想,内心的负罪感就更深了一分。
他平日大义凛然教训犯人,轮到自己,却成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卑劣小人。
他痛苦不堪,甚至不敢照镜子,唯恐看到那张不忠不义的脸。
怀着这样的愧疚,他在纸上写下所有查到的线索。
末尾处,他用醉后颤抖的笔迹写道——
“曹某今夜醉后狂书,实因心绪惶惶,自觉大限将至。然平生所为,除此一事,再无别事可悔。他日此信若重见天日,曹某怕已不在人世。惟留此信,以证此心,愿得见此信者,能将之交予大理寺陆少卿,则曹某在九泉之下,当瞑目也。”
读完这封留书,池依依久久无言。
曹方未曾粉饰自己的贪婪与软弱,却也如实记录了他的挣扎与努力。
“在京城,最初听到他死亡的消息时,我只知他是个去店里退货的客人。”池依依轻声道,“后来听琴掌柜说,他买了店里的香囊,打算回家送给妻子,但不知为何,过了半日又来退了,说是店里的绣品太贵,想去别处买些便宜的回去。”
那天晌午,她和陆停舟曾在街边遇见曹方,他抱着大大小小的锦盒,应是在为家人采买礼物,那里面就有晴江绣坊的绣品。
她是晴江绣坊的东家,怎会认不出自家的盒子,当时她曾有一闪念,担心曹方在京城花了太多银钱,回家不好交代。
如今方知,他买那么多东西,恐怕都是用的柳如镜的赏赐。
“他后来定是后悔了。”池依依黯然道,“他不想再用柳如镜的买命钱,这才到绣坊去退货。”
那日曹方在街头看着他俩,含蓄地微笑着,却未上前招呼。
他那时是否在犹豫,是否在想该不该把真相说出来?
怎料那一别,竟成永诀。
而他留下的这页薄纸,则成了他最后的自白。
“他没有做错什么,”陆停舟道,“他身在永乐县,不能不为家人考虑。”
说完这话,却见池依依惊讶地看着自己,他微微一哂:“你这样看我做什么?”
池依依如实道:“我以为你会嫌他软弱。”
陆停舟摇摇头:“心里有所牵挂,便是坏人也坏得不够彻底,何况他只是犹豫得稍微久了些。”
池依依叹了口气:“按照曹方的推断,柳如镜一直盯着他,他在京城退货的行为恐怕引起了对方的怀疑,所以柳如镜才会痛下杀手。”
“林啸回京之前,梅家就出了事,而二皇子偏巧与梅春深出现在一起,”陆停舟冷冷道,“这位二皇子的消息很是灵通啊。”
“所以柳如镜的后台就是二皇子?”池依依问。
“十之八九。”陆停舟道,“至于到底是不是,等人查清柳如镜的来历,我们就能知道了。”
三天后,一个消息送到陆停舟案头。
“柳如镜是闻香阁东家的妻弟?”池依依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