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别等了,援军都死半路了(1/2)
许多人没有听过出自诗经的这句话,但他们还是抬头,朝着天空的繁星望去。
“你们口中的汉人,可能是指的单一的部族,但我们说的天汉、云汉,指的是天上的银河,只要这片银河下的百姓,说汉话、着汉服、行汉礼、写汉字,认同自己与我们汉人敬畏同一片天地,那他们也会成为汉人,如今的汉人,也是多民族融合而来的。”
查先听到这话,心中为之一震,好像有一团火苗在胸中点燃。
是啊。
中原那片沃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故乡”。
而东察合台汗国,以前也曾被中原统治过,如果没有经历战乱分割,他们这些人,也是汉人。
“大明的将军说的这是什么意思?”
“他们那里的汉人,不是汉族人吗?”
“他们不按部落划分一个人的身份和等级吗?”
查先见许多人听不懂李将军要表达的意思,他便一字一句地翻译清楚。
顺便宣扬了一下,大明子民生存的环境,与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用来给李文忠他们之后,不会让其他部族的人沦为奴隶当背书。
其实他们接触过城里的汉人,早就知道,在中原文化里没有奴隶这么一说,哪怕是仆从,也不会被主人随意打杀。
可城里的汉人人微言轻,再加上旧元的统治,推翻了自古以来的传承,他们自然是不相信的。
如今手里捧着明军发放的粮食,耳边听着查先的解释,他们这才明白,东方的大国有多么值得依靠。
“李将军,我愿意当汉人!”
“我也愿意!”
“我们要留下来!”
李文忠看着眼前这群激动的外族人,恨不得当场换下身上的兽皮,改穿汉服的模样,脸上带着笑容,心里则是波澜不惊。
在他看来,低级文明会自动向高级文明靠拢,这也是为何,汉人的族群会越来越壮大。
只不过,这些想要靠拢里的人,有多少是想着不劳而获,有多少是真心实意想融入的,光靠嘴上说说可真不行,必须先为大明献上一份力量。
“大家吃饱饭以后,往后城里的妇孺老幼负责烧饭制衣,青壮力来重建城墙,抵御外敌,我们要再拿下柳城,打通哈密到这里的运输通道,往后大家就不用担心,寒冬的时候,缺吃少喝,没有寒衣过冬了!”
查先主动把李文忠的话,翻译成各部的语言。
此话一出,有些光想蹭吃蹭喝不想干活的刺头,便提出了抗议。
“重建城墙,抵御外敌这些事情,不应该是你们大明军队做的事吗?”
“对啊,我们现在可是大明的新子民,你们不应该保护好我们吗?”
“要是你们保护不好,我们可不当你们大明的子民,要是跟着你们光是受累干活,我们还不如跟着鞑靼去草原上放牧呢。”
刺头哪里都有。
但在这种打地基的重要时刻装腔作势,想以不加入大明为要挟,李文忠可不会惯着他们。
“既然有人愿意跟随鞑靼敌兵,我们也会尊重你的意愿,来人,把这几个说要去草原上放牧的保护好,等拿下柳城,就让他们去和从东边打过来的鞑靼汇合,鞑靼的兵马出战从不带粮草,又没法入城抢掠各地的百姓,你们过去,应该不用受累干活,也能让他们带着你们上路。”
话音刚落,查先忍不住“扑哧”一声乐了。
“鞑靼的士兵确实能把他们带上路,也确实不用受累干活,毕竟在这个时候,不管是他们本部的还是外族人,去投奔他们,只能去当军粮。”
刚才还想要拿离开火州城,威胁李文忠的那几个懒汉,听到查先的话,一下子面色剧变。
在留下干活,还是走人当粮之间,只要没傻没疯,就知道该怎么选。
“李将军,我们不走,我们留下来垒城墙!”
“我家房子就是我垒的,可结实了,保证拿那炮打都打不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