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时间紧任务重,收购山寨机厂商(1/2)
孙兴义本意是挫挫锐气。
大夏现在的发展虽然如火如荼。
但,高精尖产业基本高度依赖外国。
将三星得罪太深,在孙兴义看来。
那实在是百害无一利啊!
可没想到,陆羽非但没怕,反倒是把自己给将了一军。
要不要陪这瓜娃子赌一把呢?
坐在宽大的办公椅里,孙兴义手指无意识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孙兴义眯起眼,打量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小了两轮多,算是孙子辈的年轻人。
默默衡量着陆羽提出的方案。
“投资建立分校,招收5000名学生,学费食宿全免,若在来年无法解决他们的就业,这所学校就捐赠给蜀城……”
孙兴义反复咀嚼着这几句话。
来年,按大夏过完春节算的话,也不到半年时间,时间其实很紧。
“这瓜娃子,胆子是真肥,口气也是真大。”孙兴义暗道,“这不是对赌,这是把他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前途,都押了上来啊。”
最坏的情况,无非是三星真因为陆羽的言论撤资不来,就业无法解决。
那么,蜀城将凭空得到一所至少投入数亿建成的现代化职业学校,以及未来每年持续的教育投入。
这本身就是不小的政绩,而且教育百年大计,对提升蜀城软实力有长远好处。
五千个免费入学名额,更能极大缓解本地的就业压力和贫困家庭负担。
当然,最好的情况是三星依旧建厂,而陆羽的学校也办成了。
那意味着蜀城同时拥有了三星液晶面板厂和汉城大专蜀城分校这两重磅项目!
一个解决高端制造就业和税收,一个提供技术人才支持和未来的产业可能性。
双赢!而且是赢两次!
妥妥秦始皇摸电线!
不过,排除这两种极端情况,孙兴义内心更偏向于,三星来了,陆羽学校没能在半年内解决就业。
即便这样,那蜀城依旧白得一所学校,稳赚不赔。
至于说,给汉城大专同等政策扶持条件,那可以等陆羽做到了再说。
“横竖看,我蜀城都不亏啊。”孙兴义心里有了底。
“这瓜娃子,看似冲动,实则给自己套上了不能失败的枷锁,是用这种破釜沉舟的方式,来换取一个入场券,一个和三星同台竞技的资格吗?有点意思。”
再次看向陆羽,眼神里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探究和不易察觉的赞赏。
也难怪老赵将汉城转型的筹码押在他身上,这瓜娃子,不是愣头青。
是有勇有谋的狠角色啊!
……
陆羽迎着孙兴义的目光。
内心同样清明。
提出这方案,绝非一时热血上头。
陆羽看来,花出去的钱才是钱。
而系统资金只能用于学校建设。
建立蜀城分校,是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构建学校产业护城河的基石。
要知道,年底就要推出手机对抗三星和即将到来的iPhoe4。
时间紧,任务重。
高端研发人才,可以靠汉城本部培养和南湾校区输送。
但,所需数量庞大的,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人从哪里来?
指望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
效率太低,质量也无法保证。
陆羽很清楚,这是2009年,并不是未来大学生多如狗的时代!
产业工人的素质无法保证,自然是只能生产低端产品。
必须自己动手,披甲上阵!
建立蜀城分校,直接针对手机制造所需的模具、数控、质检、组装、调试等各个环节。
进行定向、高强度、标准化的培训。
这是在为自己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技术过硬的生产嫡系部队!
何况,后世许多巨头企业都在走自建大学或深度合作职业学院,选择的都是这条路。
西湖大学,福耀大学更将此模式推向高峰。
更何况,手机制造高度依赖供应链。
初期必然受制于人。
但,如果拥有强大生产制造能力和人才储备,就有了和供应链谈判的底气。
甚至,未来可逐步自建或扶持关键零部件厂,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蜀城分校。
就是未来自家工厂的黄埔军校。
用一所未来可能价值数十亿的学校作赌注,去搏一个独立自主,挑战巨头的机会。
在陆羽看来,这笔买卖,值得!
……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沉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