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好消息接连不断,上京来的电话!(1/2)
随着淡蓝色光芒在眼前亮起。
陆羽名下校园信息浮现。
【汉城电子信息技术学院】
【校园面积:4982.3亩】
【在校学生:1055名】
【在校教师:329名】
【资金雄厚:258,459,675.00】
【特殊属性:因材施教,名师荟萃,名师光环,学风凝聚,学富五车,福寿康宁……】
最先引起陆羽注意的就是校园面积。
原先,主校区与南湾分校。
面积总共是1982.3亩。
显然,多出3000亩是蜀城分校。
孙兴义书记的手笔还是相当慷慨。
学校资质归属陆羽后,陆羽自然能查看蜀城分校相关信息,看向建设进度。
【蜀城分校:16%】
【面积:3000亩】
这样的速度,让陆羽暗暗感慨。
基建狂魔全力运转时,相当恐怖。
除此之外,学校老师以及学生数量都有所增减变化,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陆羽重点关注目前的【大师】级老师,以及【稀有】以上的学生。
大师级的老师,目前依旧只有三人。
分别是坐镇中文系以及外语系的朱逸尘老爷子,以及在南湾校区领导光刻机项目的两位元士,倪德海和黄文笛元士。
系统对老师评级明显极为苛刻。
雷俊的成就或许不低,但系统给的依然只是【名师】,远远够不上大师。
学生方面,建立“吃了么”的【卓越】属性的黄莹,张志轩,李培楠等等。
吃了么扩展极为迅猛,根据黄莹给陆羽的报告,已经拿下汉城全部市场。
但是,依然没有开始盈利。
甚至可以说,还在烧钱阶段。
这完全是陆羽给她定下的发展方针。
陆羽很清楚。
前期做外卖平台,是缺乏护城河的。
毕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抢占市场份额比盈利更重要,即便亏钱也值得。
“等到智能手机开始上市,民众的上网习惯从电脑转移到移动端,外卖APP出现,那才是大杀特杀的时候!”
陆羽把玩着钢笔,心中暗道。
“关键在于,陈金凡他们主导的移动端龙·OS系统开发,以及4G架构。”
陆羽暂定的未来三大吸金怪兽,就是吃了么,移动端系统,以及4G。
至于说倪元士领导的光刻机研发,芯片自研,即便陆羽也没信心短期出成果。
算算时间,也才过去几个月。
“也不知道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那黑色长方体应该有用吧……”
想到这里,陆羽登陆局域网邮箱,查看倪元士光刻机项目组发来的报告。
学校项目涉及太多太多机密。
早在,南湾项目定性为秦级后,任何项目文件就只允许在局域网内传播。
而局域网,是与外界物理隔断的。
不存在互联网泄密,盗窃的可能。
而陆羽从出发前去鹏城开始,就积压了太多会议、项目文件没有处理。
对项目进度的把握,其实很有限。
登陆,点击邮件。
开篇的第一句话,就让陆羽瞳孔猛然一缩,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
【秦级项目进度报告(绝密)】
备注:禁止传阅
汇报人:倪德海、黄文笛
主题:基于新型核心构件的浸没式光刻机技术重大突破
“……自引入您提供的特殊黑色长方体核心构件(以下简称X-1)并进行适应性研究,研发进程取得跨越式发展。”
“X-1展现出的物理稳定性、能量传导效率及精密控制特性,远超当前国际公开学术理论范畴。”
“其独特的内部结构和能量场调制能力,极大优化光源系统,显著提升光束质量与均匀性……”
陆羽快速扫过倪元士写的这些理论研究报告,黑色长方体是系统提供的造物。
他自然清楚那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那完全超越人类科技的极限。
这个极限,包括未来。
“……基于以上突破,项目组已于三日前,成功利用首台实验机(代号烛龙-01)稳定重复制造出40线宽的集成电路芯片。”
“经初步测试,良品率已达到85%,具备商用价值!”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极限参数调试下,烛龙-01已实验性刻蚀出32节点的图形!”
“虽良品率极低(低于10%),且稳定性有待提高,但路径已经打通!”
“证明,我们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具备延伸至更先进制程的巨大潜力!”
“……当前,项目组正全力攻关28节点工艺整合,并同步进行烛龙-02量产型号的设计与零部件选型筹备工作……”
“预计,在资金、供应链保障充足的前提下,半年内可实现28工艺验证,一年内完成烛龙-02样机集成……”
陆羽逐字逐句看完报告。
心脏砰砰狂跳。
拿着鼠标的手甚至有些微微颤抖。
40!稳定量产!75%良品率!
32!实验性突破!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2009年这个时间点。
在光刻机领域,已经一举追平,甚至在某些方面略微超越了国际主流水平!
要知道,此时的台积电、英特尔等巨头正从45向32过渡!
若不是陆羽出现,国内光刻机进展还停留在90的水平!
90到40,直接追平甚至超越!
那块来自系统的黑色长方体,其价值远远超乎陆羽的想象。
直接将投入的巨量资源和两位国宝级院士的智慧,催化出核裂变般惊人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