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直播现代:生活被祖宗们围观了 > 第284章 封禅

第284章 封禅(2/2)

目录

李世民听着杜甫那首描绘盛世的诗篇,心中百感交集,既有身为李唐先祖的无上荣耀,又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

他转过头,看着地上那个早已哭得不成人样的曾孙,那张苍老的脸上,混杂着泪水、悔恨与无尽的怀念。

这样的盛世,是他缔造的。可未来的乱局,也是他一手造成的。

一时间李世民竟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他长长地吁了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沉声问道:“那今越,这后来……究竟又发生了什么?”

李今越知道李世民心中急切,她也跟着叹了口气,目光从李隆基身上移开,说道:“二凤陛下别急,这故事的转折点,马上就到了。”

随即,她话锋一转:“李隆基的第三位宰相,叫做张说,此人也算是个文武全才。不过,当时李隆基选他,主要是看中了他的文采。毕竟,太平盛世都来了,总得找个文笔好的,来好好歌颂一番自己的丰功伟绩嘛。这倒也不难理解,人之常情,也没人会多说什么。”

李世民闻言,赞同地点了点头。身为帝王,谁不希望自己的功绩能被载入史册,流传千古呢?

可随即,他又皱起了眉头,问道:“不过,这宰相怎得又换了一个?姚崇、宋璟皆是贤相,为何不长久任用?”

李今越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这估计是李隆基和他奶奶学的吧。频繁更换宰相,防止他们坐大专权。李隆基在位时,宰相班子基本每隔几年就要换上一批,不管他们干得有多出色。”

李世民听罢,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制衡权臣的法子。但他不需要,因为他对房玄龄、杜如晦那些陪他打天下的老臣们,有着绝对的信任。想到这里,李世民的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自得。

可随即,他便听到了李今越的下一句话。

“但,有一个人是例外。”李今越的语气忽然变得意味深长,“他在宰相的位子上,一坐,就是十九年。”

李世民闻言,心中猛地一咯噔。他知道,李今越既然特意将此人点出,那此人,必定有问题。

李今越看出了李世民神情的变化,却不急着揭晓答案,只是说道:“二凤陛下,这个人咱们后面还会再提。”

“咱们先说回张说。张说在任上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辅佐李隆基完成了泰山封禅。而咱们故事的转折,也正是从这泰山封禅开始的。其实吧,单从开元盛世的局面来看,李隆基去泰山封禅,也完全说得过去。可惜,他和他的臣子们,似乎都沉醉在盛世的光辉之下,并未发现那些潜藏的危机,更没人能料到,他后面能搞出那么多事来。”

听到此处,李世民的心又往下沉了几分,他知道,真正的症结要来了。

“在李隆基和姚崇、宋璟等贤臣共同缔造了大唐盛世之后,咱们的玄宗皇帝,也开始不可避免地膨胀了起来。于是,封禅这件事,便被提上了日程。”

“然而,以源乾曜为首的一批老臣,却坚持原则,认为封禅劳民伤财,并无实际意义。”

“可他们的反对,却遭到了以张说为首的新晋集团的猛烈攻击。甚至,为了扫清障碍,他们不惜将反对封禅的老臣韩思复流放。”

李世民的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不是,老臣只是反对封禅而已,就算意见不合,辩论就是了,何至于要将人流放?这和他之前虚心纳谏,被谏官追着喷还能笑着听取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李隆基感受到太宗那冰冷的视线,心头一片冰凉,身子抖得更厉害了。

李今越没有理会他们之间的眼神交锋,继续说道:“那么,老臣们和新晋集团的矛盾点究竟在哪里呢?很简单。首先,封禅就是李隆基本人的意思,张说集团自然要投皇上所好。”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封禅推恩’。”

“根据《旧唐书·礼仪志三》记载,‘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说自定侍从升中之官,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己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其扈从士卒,并加勋两转。’”

“也就是说,凡是跟着李隆基上泰山参加典礼的官员,不管你之前是什么品级,回来之后基本都会被破格提拔,超授五品。要是搁在我们现代,那至少也是个正厅级干部。而随行的士兵,也人人有功勋。”

“所以,只要进行封禅,一方面,张说集团可以名正言顺地掌控随行官员的名单,这意味着他们能提拔更多的朋党进入朝廷,迅速扩大自己集团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可想而知,为了得到这个一步登天的机会,会有多少人想方设法地去贿赂张说集团。”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张说在拟定名单时收受了贿赂,所以这件事我不做评价。但是,张说本人贪腐受贿这件事,在《明皇杂录》和《新唐书·宇文融传》中都有明确记载。而且,张说在封禅这件事里,越级提拔,培植党羽,任人唯亲的行为,确实已经被多部史料坐实了。”

李世民听完,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看向李隆基的眼中,闪过着一丝失望。他知道,这件事,李隆基不可能不知晓,甚至,就是他默许的。

可这种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的用人行为,是无法认可的!

于是他强压着怒火,沉声问道:“此事,你可知晓?!”

李隆基身子一颤,还未等他想好如何辩解,李今越便已经替他回答了。

“他当然知道了。”

“根据《酉阳杂俎》的记载,封禅回来之后,玄宗就借着张说女婿连升四级这件事,把张说给贬了,所有连带的官员也一并贬职。可等风头一过,没过多久,张说就又回来继续当宰相了。”(此处为小说语资卷记载,虽然有新唐书,张说传佐证确有其事,连贬十余人,包括张说的儿子,但具体细节不足,只能做参考哦。)

说着,李今越摇了摇头:“所以啊,李隆基心里跟明镜似的,怎么治国,怎么用人,他自己清楚得很。”

“开元盛世的到来,让他开始松懈,压抑多年的阴暗面也慢慢开始释放。逐渐暴露出了自己性格里的致命缺陷:好大喜功,猜忌多疑,甚至……喜欢卸磨杀驴。”

“对于手底下这帮官员的贪腐,他不仅心知肚明,可能还是他乐于见到,因为这也能成为他日后拿捏这些人的把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