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直播现代:生活被祖宗们围观了 > 第288章 李林甫的三项改革

第288章 李林甫的三项改革(2/2)

目录

哪怕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单论这第二项改革,这个李林甫,确实有宰相之才,是个能吏。

可李世民心中的疑云,却并未因此散去,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第一项改革中的致命问题。

李世民的眉头再度紧锁,他沉声问道:“今越,这新一轮的均田令,可有彻查天下隐田?”

“若是没有将此前被豪强、勋贵们吞并的土地重新清查、吐出,那再颁布一轮均田令,又有何用?”

“还有,你此前曾言,开元后期,百姓的负担已然极重,此刻再加户税、地税,那百姓们,该如何生活?流民,岂不是会更多?!”

听到李世民如此一针见血的问题,李今越不由感叹,不愧是二凤陛下,这政治敏感度可真高啊。

于是李今越说道:“二凤陛下,您先别急,我们先说说他的第三项举措。”

“那便是,继张说将中央禁军从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后,林甫则更进一步,正式将屯驻边疆的所有部队,全面替换为以募兵而来的长征健儿。”

“至此,募兵制彻底取代府兵制。而为了配合这项国策,内地各州县,则是‘包起甲胄,兵刃,以示不用’。”

此言一出,李世民的脑子“嗡”地一声,眼前瞬间发黑。

李世民再也忍不住,他猛的站起身,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地上那个还在瑟缩的身影,厉声问道:“你!你究竟在干什么?!你怎么会如此短视!”

“府兵制崩坏,改行募兵,朕能理解!为守边疆,在边境陈列重兵,朕也可以理解!只要多加限制,尚有可为!可你……你怎么敢让内地军备废弛到如此地步!你究竟是怎么想的!你的脑子是被驴踢了吗!!!”

李隆基被这声怒骂吓得魂飞魄散,趴在地上不敢言语,只敢在心中默默的辩解。

他只是想制衡那些文官,他只是想打压那些世代垄断十二卫大将军之位的关陇贵族,他只是……

李今越看着他那副样子,冷笑一声,替他将心里话说出了口。

“二凤陛下,他当然有他的‘考量’。”

“李林甫为了彻底打压以张九龄为首的,那些有风骨、敢直谏的文官集团,便向李隆基提出了一个‘高明’的主张。那就是,大力扶持番将。”

“由此,形成一个‘胡将—权相—皇权’的三角政治格局。三方互相制衡,又互为同盟。”

“而在咱们的唐明皇看来,边疆的胡人将领,与朝中的宰相,可以互相牵制,而他这个皇帝,便可以高枕无忧地居中裁判,于是他默许了这样的布局,毕竟,三角形最为稳固嘛。”

“所以,二凤陛下,”李今越看向李世民:“李林甫这个人,虽然人品低劣,但他的行政能力确实不俗。他这三项改革,也确实为所谓‘天宝盛世’的表面安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

李今越话锋一转,声音变得冰冷。

“但这只是这些勋贵们的安定!而对于天下的百姓而言,对于天下的百姓而言,这些无异于灭顶之灾!”

“咱们前面说了,李林甫出身宗室,是勋贵中的一员,他所做的一切,自然是为了维护勋贵们的利益。”

“李林甫颁布新均田令,却根本没有清查隐匿的田亩,这等于是变相承认了土地兼并的合法性!不仅如此,他还允许部分永业田可以自由交易。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无数农民因赋税沉重,被迫卖掉赖以为生的土地,沦为佃户,或是背井离乡的流民!”

“《通典·食货》中记载,天宝年间,天下逃户,竟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

“他提高户税地税,可根据《旧唐书·杨炎传》的记载,那些富户勾结官吏,轻易便将负担转嫁出去,最后,还是压在了本就贫苦百姓的身上,逼得他们‘卖儿贴妇’,家破人亡!”

李今越一步步逼近地上那个身影。

“于是,勋贵大族们依旧活在歌舞升平的盛世余晖之下,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奢华。”

“而天下的百姓呢?他们‘卖儿贴妇’,易子而食!几乎要被吸干最后一滴血!”

“这就是你所谓的盛世吗?”

那句“唐明皇”,像一根针,狠狠刺中了李隆基。他猛地抬头,刚想反驳,却迎上了李世民那几乎要杀人的眼神,瞬间又吓得把头埋了下去。

李今越随即不再看他,而转头对李世民笑道:“不过,要说李隆基在李林甫主政的这段时间里什么事都没干,那也不对。”

“毕竟,咱们这位唐明皇,那时候还是挺忙的。毕竟他在享乐的同时还得抽出时间,顺手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顺便……再结个婚,不是吗?”

话音落下,整个空间死一般的寂静。

李世民脸上的怒火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错愕与不可置信。

[……什么?]

[我听到了什么?!这皇帝忙里偷闲还顺便找了个时间杀了自己三个儿子?!顺便结了个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