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鸾嫁 > 第239章 大结局(三)

第239章 大结局(三)(1/2)

目录

赵灵姝没有再去关注老夫人的丧事,但因为成亲在即,肃王府多了许多亲眷,总有人或是为讨好她,或是为巴结她,而选择与她说一说那边的窘况,表明与她站在同一个立场,以此讨的她的欢心。

这些赵灵姝都懂,她也早就适应了被人巴结奉承的日子。

没办法,亲娘太好,未来的男人也争气,只要她自己不作妖,想来往后余生,她多的是这样的好日子。

老夫人死后第二天,赵灵姝的嫁妆被送进了秦王府中。

这叫晒嫁妆。

整整一百八十台的嫁妆,也就比太子聘娶太子妃时,少了八台而已,但却塞的满满当当,犄角旮旯里,都填的实实在在。

赵灵姝的嫁妆册子,更是足足装了一个匣子。

由此,也可见她的嫁妆有多丰厚。

事实就是,赵灵姝的嫁妆确实丰厚。

不说常慧心将上一次成亲时的嫁妆全都给了她,也不提她从小到大往自己小金库里扒拉的,只说常慧心从她出生,就给她攒嫁妆,而此番众人又给的添妆,常家和肃王府更是给她添了大头。

甚至因为她是记在肃王名下的,哪怕是继女呢,族里还另给出了嫁妆,肃王又单给了十万两压箱银,凑在一起,着实壮观。

即便将能减的都减了,但最后也有许多割舍不下。

于是,只将那颇为贵重的上了嫁妆册子,等晒嫁妆那日送过去,其余的,竟是早早的就瞒着众人抬到秦王府去了。

看热闹的百姓,早就把两个府邸中间的道路围住了。

眼瞅着这边的头一台嫁妆,已经进了秦王府,那边足足还有百余台嫁妆,没从肃王府出来。

看热闹的百姓就免不得眼热,“之前还以为是这位大姑娘捡了便宜,却哪料到,秦王这是娶回家个财神。”

“蕲州常家豪富之言果然不虚,早先二次嫁女,便穷尽家财,此番外孙女出阁,得的又是这么好的亲事,这些嫁妆中,常家私下里添的绝对不再少数。”

“肃王也没少添。到底是养了两年的,又得了这样好的前程,那边府里只当是自家的姑娘出嫁,且舍得下本。”

“昌顺伯府是不是没有添妆?”

“添什么妆?昌顺伯且没能赶回京城。即便回了京,首要忙的也是老夫人的丧事,且没空理会这个女儿。”

“此话差矣,人死了就死了,又不能复活,自然是留着的活人重要。活人要过好日子,那就得分清楚事情紧急轻重……”

说什么的都有,但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肃王这个女儿养得真值!赵伯耕养了这么大的女儿却离了心,属实血亏!

眼看要正午了,一台台嫁妆才都抬进了秦王府。

也就在最后一台嫁妆从朱雀大街上过去时,赵伯耕一路奔波到了京城。

看到那绑着红绸的嫁妆,从眼前被抬过去,赵伯耕勒停了马,忽而问砚明,“姝姝与秦王成亲的吉日在何时?”

砚明脸上都是冻疮,上边涂了青青绿绿的药膏,被冷风吹的干在脸上,看起来像是鸟屎,要多埋汰就有多埋汰。

砚明瘦的跟麻杆一样,眼中也没了神采,声音也哑的厉害。

他冻得浑身打哆嗦,现在只想赶紧回到府里,泡个热水澡,再喝一碗浓浓的老姜汤,不然,他这身子骨,迟早扛不住要做下大病。

但主子问话,他又不敢不答。便强打起精神说,“腊月二十三,奴才记得清楚,正是小年当天……嘿,明天是腊月二十三,那今天不是该晒嫁妆了?爷,刚才抬过去那台嫁妆,莫不是……”

“应该就是了。”

砚明眼珠子咕噜噜的转。

这半年来,他实在受够了风吹日晒雨淋。原本他在府里养得白白胖胖,看起来比富贵人家的少爷还气派,出去一趟,他可受老罪了。

如今不看衣着,只看模样,他比街上的乞丐好不到哪里去。

砚明想让赵伯耕巴结巴结大姑娘,顺便寻大姑娘诉诉苦。到底是嫡嫡亲的父女俩,大姑娘嫁给秦王,亲爹却只是个六品小官,这说出去丢的也是大姑娘的人不是?

况且,亲父女哪有隔夜仇,娘家得力了,以后大姑娘在秦王府才能站稳脚跟,底气也能更足一些。

砚明想到美好的前程,想到以往的好日子,涩着嗓子喊了一声,“爷,咱们不如……”

“闭嘴。”赵伯耕声音冷厉,“不想在伯府当差,只管另谋高就去。”

只一句话,就将砚明的所有打算都堵了回来。

砚明脸一白,头一低,啥话都不敢说了。

却说赵伯耕驭马回了昌顺伯府。

府里处处挂白,门口的下人一看见他,便跪下来嚎啕大哭。

赵伯耕看都不看,只快步进了家门。

对比外边的热闹喧哗,昌顺伯府像是另一个地界。

这里安静的过分,也凄零的过分。

明明死的是着府里金尊玉贵的老夫人,可却像是死了一只鸡鸭,愣是没激起半点水花。

赵伯耕一回来,瞬间所有人都到齐了。

赵灵均最先冒出来,跪下就喊“爹”,王淑仪也挺着大肚子行了礼,其余人等,诸如赵伯耕那两妾室,以及洛思潼、赵灵溪、赵灵旭,赵家四房诸人等,都露了面。

赵伯耕扫视一圈,将众人尽收眼底。才问赵灵均,“你爹呢?”

赵灵均面上露出屈辱的表情。

他被过继给大房了,他爹是赵伯耕。

可这个爹打从心底里就没认可过他,依旧把他当做二房的孩子。

赵灵均低着头,咬着牙说,“二叔自爹离京后,便再没登过府里的大门。”

赵伯耕又问,“你三叔那里可送消息过去了?”

老三前年被调任到乾州渠县为官,渠县距离京城,快马驰骋的话,五六天可归。也就是说,老三那边收到信后,马不停蹄的往回赶,估计勉强才能赶上老夫人的葬礼。

但若稍有迟疑,就赶不上了。

他这边也是赶巧了,碰巧要回京参加姝姝的亲事,这才在忙完了公务后往京城来。结果就是这么巧,在驿站处碰上了去报丧的家奴……

不说这些题外话,只说赵伯耕阴着脸,回去换了孝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