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功成不必在我(2/2)
“只要山寨机能使用咱们的设计芯片,能够给研究人员提供实践的机会,就算是亏,应该也亏不了多少”
“哈哈,这倒是实话”
林富江笑着回道。
“其实只要让咱们这群理论派完整经历“需求定义-电路设计-流片验证-量产优化”全流程”
“几年后这些人才就会成为咱们国家3G、4G研发的核心力量,甚至还能解决人才外流的困局”
“那林教授,您觉得做到这些,我们需要怎么做?”
王卓见他认可了自己临时提出的方案,忍不住问道。
“首先便是搭建实验室,需要设备采购,一部分可以采用国产替代,但大部分还是需要采购国外的”
林富江自动忽略了他嘴里的我们,在办公桌上找来了一张A4纸,开始罗列具体设备。
“接着就是组建研究团队,因为技术要求不高,基本上咱们高校一部分研究生就可以上手,只需要配备一些有流片经验的工程师带着即可,整个团队配备个20人左右就行了”
“最后就是将量产的芯片推广出去,实现“产学研”的闭环”
“也就是说,按照三步走就可以初步开展了?”
王卓继续问道。
“2G射频芯片,大概就是这么多,但要预留升级,毕竟2G只是培养人才,3G、4G才是接下来的主流”
林富江解释道。
“如果要实现2G量产最快需要多久?”
“这个说不准,毕竟都是理论派,快的话,一年左右,具体看投入多少?”
既然话都说到这里了,王卓干脆也就不再兜圈子了。
“林教授,如果我想跟你们科大合作研发,资金我来解决,销售我来推广,只需要你们解决技术问题,甚至在管理上,我希望您来牵头,您觉得这种模式如何?”
林富江笑着看了一眼王卓。
“你知不知道,如果我将这个方案提交到学校,很大概率就能申请下来经费?”
“我知道”
“首先学校会不会同意合作,我不能给你答复,毕竟涉及到成果的分配这个需要学校出面”
“明白”
王卓点头应道。
“其次,我刚刚提到的这些设备采购,费用并不算高,加上实验室搭建,前期的投入不会超过三千万”
“但如果想要升级到3G、4G领域,涉及到的费用可能会超过一亿”
“所以在跟学校谈的时候,不能说三千万,你得往高的谈,懂吧?”
林富江难得遇见一个聊得来的外行人,有些担心他不懂行政谈判,忍不住提醒道。
“嗯”
“最后就是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既然是通过2G芯片来验证全流程,那么在接下来的3G,4G上面的研发,你能保证找来资金吗?”
“另外对于人才的限制不能太死,毕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如果因为捆绑协议闹出了事端,对科大的名誉还是有些伤害的”
“林教授,关于这点,我现在就可以给予回复”
王卓认真地看着这位跟自己聊了这么久半导体专家,说道。
“我准备再到其他一些相关院校进行摸底一番,如果不出意外,我会成立一家专注于半导体行业的投资基金,我个人会注入1亿美元进去,等走访过后,到时我再跟相关专家进行商榷,再说了,我在企鹅还有价值10个多亿美元的股票可以兜底”
“另外,假如我与贵校达成合作了,对于科大的研究生,我只要求一点,签约3年,时间到了,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续签”
林富江惊讶的看向王卓,倒不是吃惊于资金,而是对于签约年限有些不解。
“不签5年?”
“不签,如果3年都不能让人留下,那说明这家企业也运营得不怎么样嘛”
“那你图啥?”
林富江有些不解。
要知道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从进入实验室就开始算得,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毕业了,得到了实践的机会,他可以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林教授,咱们国家的半导体人才太少了,如果我留不住人,自然是有其他企业在招揽”
“这说明了我们的培养机制是可行的”
“有时候,只要人才能尽其用,只要他留在国内,在哪里不都一样?”
“毕竟功成不必在我嘛”
林富江听到这句,猛然起身,眼眶微微泛红。
“好一个功成不必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