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局外人 > 第36章 天秀人铭星和铭明:曲率!

第36章 天秀人铭星和铭明:曲率!(2/2)

目录

………………

另一边,肖镇心急火燎地赶回南山垭口老家,直升机还没停稳就跳了下来,直奔主宅。

他想象着幺爸病危的场景,心都揪紧了。

然而,他冲进院子看到的情形却是——102岁的肖征老将军正稳如泰山地坐在一台高科技脑电波控制的全自动座椅上,精神矍铄,乐呵呵地抛着飞盘,跟他养的那只小京巴狗玩儿得不亦乐乎。

肖镇一愣,心里顿时明白过来:“好小子!承功你个臭小子!居然晃点你老子我!”他立刻意识到自己上了当,转身就想溜,免得尴尬。

可他幺爸眼睛尖得很,早就瞥见他了。

老爷子手指在扶手屏上一点,自动座椅瞬间无声加速,嗖地一下滑到肖镇面前,精准地拦住了他的去路。

“镇娃子!你小子还敢躲?!”肖征中气十足,举起那根肖镇亲手用铁力木给他雕刻的龙头拐杖,作势要打,“给我站好!你跑得过我的‘如意电动椅’?反了你了!

多大年纪了?啊?83了!有没有点组织性纪律性?还学小娃娃撒泼打滚?我让你调皮!我让你不干正事!……”

“哎哟!哎哟!幺爸轻点!轻点!我错了……”肖镇一边配合地哎哟叫唤,一边灵活地用后背去接那看似凶猛、实则落下时收了大半力道的拐杖——他可太清楚了,要是真躲开了,下次来的可能就是马鞭了。

院子另一边,他幺妈王月,还有陈雪茹、李小云、王一菲几人正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看热闹,不时还出声“指挥”:

“老爷子,往左点!对!横扫!”

“肖镇!瞬移啊!笨!哎哟又打着了!”

“啧啧,这身手退步了啊……”

肖征老爷子教训够了,才哼了一声,收回拐杖:“咳咳咳……知道错了就给我站好!

写一万字检讨!深刻反省!写完了自己发给组织!真不像话!快滚快滚!

我要跟小米宝贝通视频了,没你啥事!”老爷子语气嫌弃,但眼里却带着笑意,转头问陈雪茹:“雪茹啊,小米什么时候放假啊?”

“幺爸,还有7天呢!”

“嗯,还有七天啊……嘿,痛快!”肖征心情舒畅地接通了视频,画面里出现一个顶着水盆、扎着羊角辫、一脸古灵精怪的小女孩——刘小米(刘询的女儿)。

“哎哟,我的小米宝贝,你这是练的什么功啊?”肖征乐了。

视频那头,小米的外婆橙夏一脸无奈地告状:“爷爷,您快管管吧!这鬼丫头把杰辉精心养的那只八哥的羽毛都快薅秃了,还说…说要烤了给曾曾祖父您下酒吃!”

“哈哈哈哈!”肖征闻言非但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刘小米啊刘小米,你也是个人才!

你这淘气劲儿,跟你曾外祖父可真是一模一样,得了十成十的真传!

橙夏,好好管教,咱们家这几代任,可不能出纨绔子弟和淘气包!”

“爷爷您放心,我知道的,一定严加管教!”橙夏连忙保证,又问道,“对了爷爷,我那个同样淘气的爹呢?”

“他?哼,在书房写万字检讨书呢!

哎,爷爷累了,回屋睡觉去了。”肖征摆摆手,操控着座椅转向卧室方向。

在转身的刹那,他看似无意地瞥了一眼白市驿基地的大致方向,浑浊却依旧锐利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与自豪。

远方的天际,似乎有一抹转瞬即逝的幽蓝光芒闪过——他知道,家里第四代孩子们搞的那个“大玩意儿”,已经成功突破苍穹。

………………

与此同时,试验基地。

“……3,2,1,点火!”

随着杨院士沉稳的口令,一道幽蓝色的、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火焰从“轩辕号”尾部喷涌而出。

没有震耳欲聋的轰鸣,只有一种低沉的、仿佛空间本身在震颤的嗡鸣声。

·“凌霄”型空间曲率引擎。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喷气或火箭发动机,其核心原理是基于肖铭明、肖铭星兄弟理论突破而实现的局部时空压缩/膨胀技术。

它通过在飞行器前方压缩空间、后方膨胀空间,制造出一个“时空泡”将飞行器包裹其中,实质上并非推动飞行器本身超高速移动,而是通过移动飞行器所在的一小块空间来实现超光速(试验阶段为亚光速)航行。

此次试飞仅为最低功率启动验证。

飞行器本体:

·代号:轩辕号(ProjectXuanYuan)

·外形:流线型碟状复合体,银灰色特种复合装甲,表面覆盖自适应隐身涂层。

·尺寸:长35米,最宽处直径28米。

重量:空重185吨,最大起飞重量420吨。

动力源:一台小型化聚变反应堆(代号“玲珑”)为主要能源,为曲率引擎和全船系统供能。

防御系统:“玄武”式联合护盾系统(能量护盾+粒子偏转场),可抵御已知常规动能及能量武器攻击。

导航系统:“北斗”超维量子导航系统,精度达到普朗克尺度,可实现跨星系级导航(本次试飞仅验证近地轨道定位)。

操控模式:脑波神经网络接口与手动操控双冗余模式。

驾驶员(此次为铭明)可通过专用头盔直接以思维下达指令,反应速度远超传统手动操作。

只见“轩辕号”并非剧烈加速冲刺,而是被那幽蓝色的“时空泡”轻柔地包裹着,以一种违背常理的、近乎静谧的方式平稳升空,速度却在瞬间提升到极致,眨眼间便化作天际的一个蓝点,继而消失不见。

传统雷达信号瞬间丢失,只有基地深处基于量子纠缠原理的特定监测设备才能锁定它的轨迹。

指挥塔内,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肖承功看着大屏幕上显示的“轨道注入成功”、“各系统运行正常”的数据,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华夏的星空探索时代,由此掀开了全新的、波澜壮阔的一页。而肖家的传奇,也仍在继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