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往生司旧址开放(2/2)
苏明远微笑:“如今的文明守护博物馆,理念正是‘文明无国界’。往生司若存在于今日,定会拓展视野,将世界文明都纳入守护范围。”
他指着许愿池中已投入的许多竹简:“看,这里有‘学会奶奶的剪纸’、‘保护方言’,也有‘重建叙利亚古建筑’、‘保存亚马逊土着歌谣’...文明守护早已不是一国一族之事。”
艾琳欣慰地点头,写下自己的心愿,将竹简投入池中。那一刻,苏明远仿佛看到四百年前往生司匠人埋藏文明匣的场景与此刻重叠。不同的时代,同样的心愿——让文明的火种穿越时空,照亮未来。
——
夜幕降临,游客渐渐散去。苏明远独自一人在地宫中停留,手中拿着一卷空白的竹简。
三年前,他刚来到这个时代时,曾一度陷入深深的迷茫和恐慌。作为大启王朝的状元,他熟读经史子集,却看不懂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高楼大厦、汽车手机、网络信息...一切都在冲击着他的认知。
最让他震惊的是,大启王朝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如今的中华大地经历了无数变迁,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他熟悉的那个世界,只剩下史书中的几行记载和零星文物。
有那么一段时间,苏明远疯狂地寻找任何与大启王朝有关的痕迹,试图在这个陌生时代重建自己熟悉的文明环境。直到他参与往生司遗址的修复工作,才逐渐明白——
文明不是复刻过去,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
他在竹简上缓缓写下自己的心愿:“愿以往生司为鉴,守护文明真谛:非固守亦非摒弃,乃传承中创新,包容中进步。”
笔落,竹简被投入池中,与千百个现代人的心愿融为一体。
——
走出地宫时,苏明远意外地发现楚老还在博物馆门口的长椅上坐着,似乎在等人。
“楚老,需要帮您叫车吗?”苏明远关切地问。
楚老摇头,示意他坐下:“苏先生,有件事我一直想问。你是如何对往生司了解得如此透彻的?甚至能破译他们最高级别的密函?据我所知,那些加密方法早已失传。”
苏明远心中警铃大作。三年来,无人质疑过他专业知识的来源,大家都默认他是天才型的学者。但楚老作为往生司后裔,显然看出了不寻常之处。
“我...研究了许多史料,”苏明远谨慎地回答,“也有过一些意外发现。”
楚老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你说话的方式,有时很像古代人。不是刻意模仿,而是...自然流露。”
苏明远沉默不语。月光下的往生司遗址静谧而神秘,仿佛百年前的幽灵仍在徘徊。
突然,楚老从口袋中掏出一件用丝绸包裹的物品:“这是祖父传下来的往生司信物,据说只有高级成员才有。我想把它捐赠给博物馆。”
丝绸展开的瞬间,苏明远倒吸一口凉气——那是一只象牙牌,上面刻着往生司特有的云纹,中央是一个“柒”字。
“第七号...”苏明远喃喃道,不由自主地伸手触摸那块象牙牌。触感冰凉而熟悉,唤醒了他深藏的记忆。
“你知道这代表什么?”楚老敏锐地捕捉到他的反应。
苏明远收回手,强作镇定:“史料记载,往生司有七位创始元老,每人都有这样的身份牌。”
楚老摇头:“不全是。创始元老确实有七人,但身份牌后来也有颁发给特殊贡献者。祖父的笔记中提到,最后一位获得身份牌的是位年轻状元郎,提出了文明匣的改进方案。可惜不久后那位状元就因病去世了...”
苏明远感到一阵眩晕。楚老口中的“年轻状元郎”正是他自己——或者说,是他在这个时代的“前世”。原来历史记录他已经“去世”,难怪无人寻找过他。
“那位状元...叫什么名字?”苏明远声音微颤。
楚老凝视着他,缓缓道:“姓苏,名明远,字文启。”
空气仿佛凝固了。苏明远看着楚老,楚老也看着苏明远,两人在月光下相对无言。
许久,楚老才继续道:“祖父的笔记中说,苏状元提出的理念远超时代。他认为文明守护不应局限于保存,而应注重传播与融合;不应固守单一文明,而应包容多样...这些理念,与你在开幕式上讲的何其相似。”
苏明远艰难地开口:“或许...是英雄所见略同。”
楚老微微一笑,不再追问,只将象牙牌放入苏明远手中:“这东西,应该属于你。”
“这太珍贵了,应该放在博物馆展出的。”苏明远推辞。
“那就以你的名义捐赠。”楚老坚持,“它选择了你,我有这种感觉。”
苏明远最终接过象牙牌,那熟悉的触感让他几乎落泪。四百年的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形成了一个闭环。
“谢谢您,楚老。”他郑重道谢。
楚老站起身,拄着拐杖准备离开,又忽然回头:“苏先生,你知道往生司最高密语的解密钥匙是什么吗?”
苏明远下意识地回答:“是《周易》第三十二卦...”
他突然住口,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知道的秘密。
楚老却了然地点头,眼中闪过奇异的光芒:“祖父说得没错,有些连接跨越生死,超越时空。欢迎回来,苏状元。”
老人转身离去,留下苏明远独自站在往生司旧址前,手中紧握着四百年前属于自己的身份牌。
细雨又开始飘洒,湿润的石碑上的字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此处曾是误解的终点,今为理解的起点...”
苏明远轻轻抚过石碑,露出一丝释然的微笑。
起点,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