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死去何所道(1/2)
可能是羊肉吃得太多难消化,胃里发沉。
洗漱后躺进酒店柔软的床垫里,那股坠胀感非但没散,反倒一点点堵上喉咙口,连呼吸都觉得难受。
她蜷着身子侧躺了半个多小时,想着要不走走,有助于消化。
人刚从床上爬起来,就觉得那股诡异的麻意顺着小臂往上爬,蔓延到后背时,连肩膀都控制不住地轻抖。
胃里的灼痛像开水沸腾一样翻着浪,她踉跄着冲进卫生间,双手死死攥住马桶边缘,刚吃下去的食物混着酸水一股脑涌出来。
吐得眼前发黑,天旋地转间只能靠着冰凉的瓷砖墙支撑,连蹲都快蹲不稳,额角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进衣领,人还在止不住的发抖。
吐完后,她不知道缓了几分钟,最后终于能扶着墙站起身,趴在洗漱台上用凉水冲洗脸好几遍,又漱了漱口。
走到床前,拧开床头放着的矿泉水,冰凉的水顺着喉咙滑下去,那股翻江倒海的酸滞感才算缓了些。
她不愿意再躺回床上,最后蜷在窗边的单人坐椅上。
窗外的夜色浓得化不开,远处楼宇的灯光一点点熄灭,她就这么睁着眼,看着墨色的天幕从深黑渐变成浅灰,再到泛起鱼肚白。
天一亮透,裴之就迫不及待起身收拾东西,去楼下餐厅吃早饭。
早餐很简单,一碗白粥配一碟小菜,她慢慢喝着,另一只手还顺带给北京的那家侦探社发消息。
她刚合作过,算是老顾客,三千块,24小时内调出李安国的完整病例,附带一份国内顶尖康复医生的名单。
昨天晚上付的款,今天早上就收到资料了。
裴之吃早饭的时候就点开看,她仔细筛了一遍,最后选了收费最贵的那个,西华医院的康复团队。
截肢康复领域的标杆机构,除了贵,耗时长,没别的毛病。
侦探社把资料整理得条理清晰,病例复印件、预约方式、康复中心地址都按类别归了档,她只需要打印出来,就能直接交给李安国。
看完资料,一小碗粥还没喝下去一半,她推开逐渐变凉的碗起身离开,坐最早一班高铁返回菏市。
推开家门后,把包放下,径直走向衣帽间。
这是套两室一厅的小公寓,一间卧室用来住,另一间被她改成了衣帽间和化妆间。
打开几个衣橱门后,裴之才反应过来自己有个大活儿——挂杆上挂满,储藏格里也都是叠好的衣服,从春装的薄外套到冬装的羽绒服,从短袖到各种打底,数量多的惊人。
往常换季时总嫌衣服不够穿,真动手收拾才发现,竟然攒了这么多。
她蹲在衣柜前,一件一件往外翻。
没拆吊牌的找出来一大堆,放进包装袋里,她以前喜欢收集好看的包装袋,家里有很多,这回正好用上。
放包装袋的新衣服都给裴文留着。
拆了牌却还九五成新的大衣、毛衣和羽绒服,她单独放着,打算带给老妈——至于她是留着自己穿,还是等日后烧给她,都随赵喜梅的心意。
略旧一些的t恤、打底和裤子,她折叠好放进布袋,准备丢去小区门口的捐物箱。
整理了一上午,竟收拾出两大箱能带回家的衣服,四大袋要捐的。
她特意叫了跑腿,让对方代买两个大号行李箱送来,把衣服塞的严严实实。
梳妆台抽屉里,放着一块价值一万多的手表,另一面墙的格子柜里还有几个用来撑场面的大牌包包。
裴之拿出手机,翻出之前存的省城二奢店联系方式,把手表和包拍照片发给对方,人家给的估价不高,她也没讨价还价,对她来说,这些东西能换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尽快成交。
首饰盒里有几件贵重的金饰,她挑出来放进小盒子,可以拿去金店换新款送给裴文。
剩下一小部分大牌首饰,她都放丝绒盒里打包好,一起卖给二奢店。
化妆品和护肤品堆了半张桌子,没拆封的面膜、面霜,她装进袋子给杨白桦,至于杨白桦会不会忌讳这些用过的东西,她想了想,又摇摇头,算了,无所谓,她没精力再琢磨这些细节。
用过的都装垃圾袋里,准备扔掉。
收拾整整三天,家里才算清个差不多。
她请了保洁上门,把那些没处送的私人物品,旧日记本、文件夹、书籍、磨损的抱枕、用过的水杯碗碟等等全部装进黑色塑料袋,看着保洁员拎走时,她站在门口松了口气。
接下来便联系杨白桦。
联系杨白桦前,裴之先去银行办了一张新的银行卡。里面存了两百四十万,四十万是给李安国的康复费用,剩下的两百万,足够他在郑州买一套不大不小的三居室。
当然,若他不愿买房,这笔钱也由他自由支配,银行卡密码走之前会想办法发短信给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