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文盲治国的元朝到底有多奇葩?一省官场换了人,朝廷不知(2/2)
三国位面。
曹操想起自己出征顺便踏平的乌丸,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后世之人说的那句话,还真没错。”
“这天下,就是个巨大的草班子!”
游牧民族的存在就为了劫掠,让他们从事生产,那完全不是他们的性格。等到亡国了,继续回到草原老家便是。
“一名小小官吏,稍加运作,便控制一个省,真是荒唐!”“甚至,还将省台官员处死,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曹操抚额叹息。
“要我说,以元朝这帮官员的智商,死得还真不冤!”.....
【但是范孟跟元朝其他权贵一样,贪酒,他自己也是因酒而败亡的。】【有个叫冯二社的人,被范孟任命为省宣使。】
【有一次范梦喝得迷迷糊糊,冯二社向其叩头请求,说:“幸引我见朝廷官。”】
【范孟酒后吐真言,何者为朝廷官,我便是也。】
【冯二社发现有问题,私下里告诉了省都镇府,然后发兵杀了范孟。】【直到范孟死后,元朝朝廷才知道此事,立即派人前来处理。】
【许多无辜的人给牵连了进去,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案要案。】三国位面。
吕布看到这范孟的下场,面皮顿时一阵抽动。他举起手里的酒壶,仔细端详一会,牙关一咬,顿时,砰!
将酒壶狠狠摔碎在地上。
“看来这酒,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吕布面色一阵青一阵白,看向大殿内的正冠镜,长叹道:“我被酒色所伤,竟如此憔悴!”
“今日起,戒酒!”大汉位面。
张角却从视频当中,嗅到了一丝不对劲儿的意味。
“此等鸠占鹊巢之计,既然如此轻易就被识破,那么之前为何没人发现?”“此事背后,必然还有隐情!”
只不过具体如何,相比被被埋没在了历史尘埃之中,张角也不得而知。
而后世能流传下来的,只有这荒唐的故事。
真正的幕后黑手,说不定早已坐收渔利了。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古代官员上任,有严格的身份审核。】
【范孟他们,为什么能顺利地假冒钦差呢?】【因为元朝的统治阶层,按规定,主要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构成。】
【蒙古人是马背上的部落民`族,习惯于杀伐征战。】
【对于文化知识缺乏兴趣,知识分子被称为视为臭`老`九。】【所以那个时候,读书人的地位一落千丈。】
【连元世祖忽必烈也认为,读书人吟诗作词唧唧歪歪,空谈误国。】
【搞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那一套,不如让了解实际情况,能办实事的人当官。】【另一方面,元朝废止了科举制。】
【而大量前朝士大夫出于气节,大都选择归隐不仕当遗民,拒绝为元朝效力。】
新朝位面。
王莽感慨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宋朝重武轻文,最终导致外敌入寇而灭,但这元世祖却一点不用读书人,以致朝廷被一群文盲所把控,何其可笑也!”
堂堂一个国家,竟然落到如此地步,实在让人唏嘘。不过王莽觉得,
这元朝关外胡夷出身,见识确实也就到此为止了。打天下靠武力,治天下还是靠脑子。
【元朝没有科举制选拔官员,前朝读书人又不肯出仕为官。】【以蒙古人为主的集团,又不愿意学习文化。】
【那么元朝的官员群体,就充斥着文盲】
【连省级高官中,都竟然没有一人通文墨,都是文盲。】【范孟敢肆意妄为,正是看准了这一点。】
【因此敢于冒险行骗,这个文盲治国的后果真可怕。】
大汉位面。
汉文帝刘恒望向天幕,微微摇头。
“这所谓元朝,不任用读书人,靠着一群蛮人治国,这很明显从开始便走错了路。”
于是,才会有这样一个小小官吏,假扮朝廷钦差,团灭一省官场这样荒唐的事情发生。刘恒神态淡然:“读书乃是总结前人的智慧,人可以不读书,但不能不学习先贤之理!”这也是为什么太祖让他们好生读书的原因。
“高祖自微末起家,少未曾就学,但开创大汉之后,重视子孙读书之道,正是因为如此。打天下可以靠武力,但武力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一世。
治理天下,还是要靠脑子。
而就在诸多古人们对这起奇葩案件议论纷纷之时。天幕之上,新的视频也刷新了。
【先生亲封的神炮手到底有多牛?迫击炮里塞辣椒,三炮救长征!】
【往炮弹里装辣椒面,这可不是抗日神剧里的剧情,而是窝军抗战史上的真实案例。】【并且,这种炮弹的威力超乎想象。】
【辣椒炮弹的发明者,就是华夏解`放`军炮兵二把手,赵彰成将军。】
【除了这些头衔之外,赵彰成还有一个响彻三军的名号,那便是迫击炮神!】
【要知道,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立下一等功,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在战场上封神。】
大秦位面。
赢政眼中闪过一抹赞叹之色:“后世华夏这一支军队,神人辈出,天不亡我华夏啊!”看了这么多天幕视频,赢政也对后世华夏龙国的这些战士,心中有万分的好奇。
他非常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支队伍?
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热爱自己的国家,敢于拼命与牺牲,能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之下,坚持抗战,还涌现出各种奇迹!
让古人们来形容,简直就像是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期盼那样,天公真的重抖擞了,不拘一格降人才!
无数天降猛人,都加入了这支军队当中!
【赵彰成是洛阳人,早年间一心抗倭,在军营的成长过程当中,红组织为国为民的抗倭理念,更符合自己精忠报国的崇高理想。】
【于是,赵彰成便在1931年加入了华夏红组织解防军。】
【赵彰成有一手绝技,迫击炮单兵射击,俗称“单手放炮”。】
【其实这本是我军的训练项目,但赵彰成和别人不同的是,他的射击奇准无比。】【迫击炮单兵射击无座板、无炮架,单人操作,自主瞄准。】
【左手扶炮身,右手放炮弹,手起炮发,机动性强,对射击环境要求低,但精准度难以保证。】
【而赵彰成的单手放炮,几乎是百发百中。】
百发百中!
大明位面,朱棣看到这个词后,当即张大了嘴,惊呆在了原地。
作为亲历战阵无数次的马上皇帝,大炮的威力和短板,朱棣心中都一清二楚。
大明的红衣大炮,虽然威力巨大,一炮就能浇灭敌军士气,但是行动缓慢,而且准头奇差无比。
在战场上,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试射和角度调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如今,后世居然有此等百发百中的神炮手?
这可太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