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8架J-8到底能不能换下来一架F22——来自北所的订单(2/2)
瞬间一架极具科幻色彩的战机出现在画面上。
《鹰酱全球首款五代隐身机F22,已经生产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已经完成了飞行员训练,预计几年内可以形成战斗力。》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
F22在坐的都知道,原型叫YF-22,1990年9月29日首飞。
97年完成定型量产型为F-22。
同年原型机首飞。
比歼10量产型还要早一年。
这离F22量产型首飞才过去几年?
如今眼看就要正式服役了。
当年鹰酱首飞YF-22的时候他们想过八换一战术。
牺牲7架J8-Ⅱ消耗F-22所有的导弹,最后一架J8-Ⅱ在和F22同归于尽。
直到大夏装备第四代战机才知道,之前的八换一战术有多么的异想天开。
战机跨代的碾压,简直就跟修真小说里的境界碾压是一样的。
很难靠数量追平。
就是100架J8-Ⅱ也换不掉一架F22。
见到气氛不对,坐在主座的林为国率先发言,打算安慰一下大家:“上面对南所的J-10非常满意,现在J-10已经被列为争气机!据说定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这个消息虽然是个好消息。
但是在座的确没有人感到高兴。
人家五代机都要入列了,咱们自研的四代机才定型。
更何况这款四代机还不是他们北所的。
一旁的徐劲松闻言心中一紧:“那我们所自研的四代机项目呢?”
他是北所的副所长,立刻就想到了事情的连带效应。
林为国叹息一声:“我们所自研的四代机下马了!上面的意思是让我们继续生产J-11,同时继续挖掘潜力,在J-11的基础上搞出J-11B。”
这下气氛更加沉重了。
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心累。
你这叫安慰?
林为国似乎也察觉到自已安慰人的方式似乎有些问题,连忙说道:“大家也不用气馁,我这还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听道林为国说出“好消息”几个字所有人立马来了精神。
林为国见到大家都来了兴致满意地点点头。
“由于鹰酱F-22即将服役,上面终于下定决心启动我国自主研制五代机的计划了!”
听到这话。
瞬间不大的会议室热闹了起来。
有人开始小声议论道:“太好了!落后怕什么?只要我们有决心早晚追上去!”
“没错技术封锁怕什么?高科技西方不卖给我们,我们就自已造!先进的技术是买不来的!”
“对机床精度不够我就用手敲,计算机算力不足,我们就用算盘去算,大夏人不怕困难!”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兴奋的讨论着!
副所长徐劲松点头:“说的太好了,哪怕是不睡觉,把这头发熬白了,秃了,熬到吐血我们也要将五代机搞出来!”
其实南北两家飞机制造所早就有了各自的五代机论证方案
只是碍于工业条件不成熟项目没有启动。
林为国见到大家心情好了起来十分欣慰,再次补充道:“不仅如此,南边的J-20计划已经启动了,并且获得了资金支持,未来十年将成为我国重点项目。”
在座几人听到林为国这话顿感不妙。
能参加这个会议的都是大夏航天领域的顶尖人物。
对于大夏现有的技术资源以及发展方向都十分了解。
不然他们也没资格坐在这,更没有资格在J-20这种国之重器项目启动之初就得知消息。
问题也就出在这,他们对大夏的情况太了解了。
大夏现在的研发费用根本支撑不了两款5代机的同时研发。
如今南所获得了资金支持。
岂不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