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宋徽宗落幕(2/2)
“是!”张叔夜与锦衣卫轰然应诺。
西门庆踏上台阶,缓步上前,推开了那扇沉重的殿门。
空荡而奢华的大殿内,只见宋徽宗赵佶独自一人。
他手持一柄装饰华美的天子剑,指着门口,浑身剧烈颤抖,脸色苍白,却还在强作镇定。
西门庆见状,不由嗤笑出声:
“赵佶,你只会写字画画,握得住这杀人的剑吗?还是放下吧,免得伤了自己。”
赵佶声音发颤,色厉内荏地嘶吼道:“西门庆,你这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西门庆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无尽的嘲讽:
“乱臣贼子?哈哈哈哈哈哈!赵佶,睁开你的眼睛看看!若非本王北伐辽寇,暂稳江山,你此刻怕是早已成为亡国之虏,阶下之囚!”
“你不思感激,反而屡次暗算本王!”
“你也不看看你是个什么皇帝?连几帮草寇都解决不了,还敢对本王动手?”
“若非你如此愚蠢,本王或许还会让你在这龙椅上多坐几日!”
赵佶被这番话狠狠刺中痛处,脸色愈发惨白。
他何尝不知大宋江山早已千疮百孔,风雨飘摇,但他又能如何?
他既无挽狂澜于既倒的才能,亦无破釜沉舟的勇气,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发生。
赵佶一脸绝望地问道:
“西门庆!你……你究竟意欲何为?是要弑君夺位吗?”
西门庆冷漠地看着他:“为了天下安稳,不陷入更大的动乱,本王不会立刻取而代之称帝。”
“本王会扶持一位年幼的皇子即位,并由本王担任摄政王,总揽一切朝政。待根基稳固,四海归心,再行禅让之举。”
这是他与麾下一众文臣谋士仔细推演后得出的最稳妥方案,既能平稳过渡权力,又可最大限度减少阻力。
此方案,最终由诸葛亮完善并通过。
赵佶闻言,彻底颓然。
他知道一切已然注定,再无任何转圜余地。
西门庆不再多言,挥了挥手。
青龙如同鬼魅般现身,手中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条白绫和一壶鸩酒。
“选一样吧,这是本王给你最后的体面。”
赵佶看着那两样东西,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和绝望。
他咬了咬牙,猛地将手中的宝剑架在自己脖子上,似乎想自刎以保全最后的天子气节。
但冰凉的剑锋刚刚触及皮肤,尖锐的刺痛感瞬间压垮了他虚弱的勇气。
他彻底崩溃,丢下宝剑,手指颤抖取下了那壶鸩酒。
剧毒的鸩酒入喉,片刻之后,赵佶便痛苦地蜷缩在地,气息迅速消散。
北宋最后一位实际掌权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就此殒命。
西门庆漠然看着这一切,心中没有丝毫波动。
相较于赵佶原本的受尽屈辱、死于异国他乡的悲惨结局,这还算帮他了断得痛快些。
西门庆转身,淡淡道:
“传令下去,官家不幸遭逆贼童贯的余党所害,壮烈殉国!临终留有遗诏,命本王辅佐新帝,监国摄政,肃清奸佞,匡扶社稷!”
“是!”
青龙上前,呈上一份密卷,上面详细记录着所有皇子的信息。
西门庆目光快速扫过,最终停留在一个名字上——年仅五岁的皇子赵椅。
他手指一点,随即内力微吐,将整份名单震的粉碎。
“便是他了,余下的……清除干净。”
西门庆的声音冰冷无情。
青龙面无表情,抱拳领命:“遵命!”
旋即身影悄然隐入阴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