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东汉之乱世黄巾 > 第444章 巨鹿决战13

第444章 巨鹿决战13(1/2)

目录

刘备同赵广、董旻得令均是欢喜,几人凑到一旁商议对策,李儒也及时前去提出奇谋;

“敌军军阵看似紧密结实,实则似坂木拼凑般四处漏风,不堪一击。

叛军久困无法剿灭,又无援兵出营,其心昭然若揭,欲待武临军两面夹击,凭此吞并十万汉军,内外交困下,颠覆战局也。

今日天下方乱,形势未定,我等作战不力,不说容其养成气力,成四海之患也,海内震动,不知所归。

就连抚危救济的董刺史也会葬送于此,此正值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

盼望诸君以绝大恶,重扶社稷,再立江山,万死不辞。吾观敌军包围圈后继无力,各部间配合漏洞百出。

东南角兵力薄弱,此乃阵眼所在,大军一旦入阵不可久留,急转向西北角出入,此阵必破,万望司马急速发兵,千万不可拖延也。”

刘备同赵广、董旻几人恍然大悟,果然见东南角处破洞摆出,正好为用兵之处。

随即均整备兵马,董旻见刘备如此豪爽仁义,忠直谨慎,德厚温良,当即拜服道;

“司马仁义无双,为人正直,处世大义凛然,今日自付与将军,万分钦佩。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语乎?

将军欲取,某当效死。

玄德临危受命,文武全才,智勇足备,真乃忠义慷慨之士。”

刘备见此如何不喜,暗付自己不过一介白衣,无官无爵,一朝手握数千战兵,跃出寒门奠定日后基业,为能进一步救出关羽、张飞信心十足,同时也坚定仁义宽厚待人的形象。

刘备一时间心思流转,情绪万千,急忙扶起董旻道;

“将军万万不可,备很能承受如此大礼,折煞我也。

董刺史乃朝廷忠臣,同贼奋战不休;更兼吾初掌兵马,恩信未立。

黄巾霍乱天下,九州沦为战场,百姓流离失所,倘若宇内诸侯皆若刺史般效力死战,事如何能不成。

吾身无战功,认为仁信忠义可安立足于世,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

朝廷当有大难,大丈夫行于天下,何惧之有?休说他言,不可耽搁,兵势如火,当疾驰之!”

几人快速布置一番,只听一道人马杂乱的奔驰声音,刘备高举双股剑,披甲高喊着飞杀而出。

此刻,董卓眼见叛军缓缓收缩包围圈,己方活动空间越发拮据,不由暗自焦急,对皇甫嵩见死不救愈发痛恨,同时也萌发了一个自保之策。

徐荣、董越、胡轸、张济、牛辅、樊稠、段煨皆领军死战,孙坚、李催、郭汜又被魏延等人拖住,双方兵马彼此消耗,激烈的喊杀声逐渐减弱,不似当初般穿云裂石。

赵弘、刘辟二人自点将台上默默观战,面色如土,见五万大军厮杀得大半不剩,此地尽是军中精锐,也是两人最为一手带出的依仗。

如今尽数折损,均是悲痛不已,几番催促张曼成添兵剿汉,终究是无疾而终。

赵弘观董卓等人有玉石俱焚之意,且在内外交困下,皇甫嵩依旧视若无睹,心中不由大为疑惑,还以为两军就此两败俱伤。

忽然见汉军处旌旗招展,沙土飞扬,一支三千余人兵马呼啸杀出,为首一将手擎双股剑,耳大面阔。

其面相极为陌生绝非是汉军中有名将领,其麾下兵马衣裳褴褛,兵甲破烂不堪,倒是被此幕疑惑不解。

当赵弘还在困惑时,就听闻刘辟忽然大喊道;

“大事不好,军阵本就岌岌可危,汉军血战数个时辰筋疲力竭,西凉军骁勇异常,积蓄丰沛力量,后继之力不可估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