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罪己诏书:塔拉夫人也会这一招(1/2)
伊拉古的第二次和谈使团到达哈尔汗时,距离北大营被袭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这一次的使团比上次更隆重,不仅有一百人,还带来了更多的礼物——有几十匹上等的千里马,有几十张珍贵的白狐皮,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
使团的首领是伊拉古的亲信大臣,名叫巴图,他态度比铁木尔更恭谦,见到冯章时,不仅行了跪拜礼,还特意带来了伊拉古的“罪己诏”——上面写着伊拉古对北大营袭击事件的“深刻反思”,还承诺要严惩相关责任人,赔偿汉军的所有损失。
冯章不动声色地接待了使团,安排他们住在汉军大营的驿馆里,却暗中下令,加强对使团的监视,防止他们刺探汉军的情报。
次日,双方在汉军的中军帐举行会谈。巴图首先代表伊拉古皇帝,向冯章正式道歉:“冯将军,北大营袭击事件,都是我国边境将领擅自行动,与我皇无关。我皇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已经下令处死了那支边境部队的所有将领,还没收了他们的家产,赔偿汉军的损失。”
他说着,递过来一份清单——上面写着赔偿的物资,有一万石粮食,五千匹战马,还有大量的军械。“冯将军,
请继续
冯章接过清单,指尖划过那些墨迹未干的数字,目光却始终落在巴图脸上。这位塔拉夫大臣虽然笑容谦卑,指尖却在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是紧张时才会有的小动作。
“巴图大人,”冯章将清单放在案上,声音平淡无波,“贵国的‘诚意’,本将看到了。但一纸清单,几句道歉,换不回我汉军三百将士的性命。”他顿了顿,目光陡然锐利起来,如出鞘的长剑,直刺巴图眼底,“若伊拉古陛下真心悔过,便该亲自来哈尔汗,与本将当面会盟。毕竟,两国和平这般大事,非君主亲至,难显诚意,不是吗?”
巴图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慌忙低下头,避开冯章的目光,支吾道:“将军有所不知,我皇近日偶感风寒,身体不适,实在无法远行。不如……不如由本臣代陛下签署盟约?本臣带来了陛下的印玺,盟约签署后,与陛下亲签无异。”
“哦?”冯章挑眉,指了指帐外,“既然陛下身体不适,为何贵国边境的十万大军,还在日夜操练?难道那些士兵,是在为陛下‘驱寒’?”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得巴图脸色煞白。他怎么也没想到,汉军竟连塔拉夫在边境集结兵力的事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慌乱间,他打翻了案上的茶杯,热水溅在衣袍上,却浑然不觉,只一个劲地辩解:“将军误会了!那些只是边境的常规驻军,并非针对汉军……”
冯章没再听他辩解,只是摆了摆手:“巴图大人一路辛苦,先回驿馆歇息吧。何时想通了本将的条件,何时再来谈。”
巴图如蒙大赦,躬身行礼后,几乎是逃着离开了中军帐。帐外的寒风灌入,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却丝毫驱散不了他心头的慌乱——他知道,冯章根本不信他们的鬼话,这场和谈,恐怕又要黄了。
可就在会谈陷入僵局的第三天清晨,卫兵突然来报:塔拉夫大将军可可夫,单骑来到城外,赤身负荆,请求入城谢罪!
冯章接到消息时,正在查看士兵们开垦的农田。新翻的泥土带着湿润的气息,青稞的幼苗已经冒出嫩绿的芽尖,在初春的阳光下格外喜人。他放下手中的锄头,眉头微挑——可可夫不是早就被伊拉古处死了吗?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带他进来。”冯章沉吟片刻,还是决定见一见。
半个时辰后,可可夫被押进了中军帐。他确实如卫兵所说,赤着上身,背上捆着一捆带刺的荆条,皮肤被冻得通红,还渗着血珠;头发散乱,脸上满是灰尘和冻疮,曾经锐利如鹰的眼睛,此刻也布满了血丝,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一进帐,他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膝盖重重磕在冰凉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