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行久远之躯(12)(2/2)
“应该就是萍姥姥了。”荧轻声对派蒙说道,然后带着派蒙一同走上前去。
当她们走到老婆婆身旁时,萍姥姥似乎察觉到了有人靠近,缓缓地转过头来。她那原本浑浊的眼睛里,先是闪过一丝疑惑,仿佛在思考这两个不速之客的来意,但很快,那丝疑惑就被一抹落寞所取代。
“世事无常,世事无常啊……”萍姥姥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哀伤。
荧见状,连忙微微颔首,礼貌地向萍姥姥问好:“您好,请问您是萍姥姥吗?”
“咦?年轻人,你是来赏花的吗?”萍姥姥的目光落在一旁的琉璃百合上,语气里满是惋惜,“可惜啊,你来得不是时候,这「琉璃百合」,都要谢完了。”
派蒙样蹲下身来,伸出小手轻轻地戳了戳那些已经有些蔫掉的花瓣。她眨巴着大眼睛,满脸疑惑地问道:“这些花……为什么都谢了呀?明明看起来还很新鲜呢,怎么就突然变得这么蔫了呢?”
萍姥姥站在一旁,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她的声音慢悠悠的,仿佛是在讲述一个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在我年轻的时候啊,人们都说「琉璃百合」是一种非常有灵性的花呢。它们就像是有自己的小脾气一样,如果听到了好听的声音,比如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啦,或者是姑娘家清脆悦耳的歌声啦……它们就会开心地绽放出特别艳丽的花朵,而且长得也格外精神呢。”
萍姥姥顿了顿,接着说道:“可是啊,如果反过来,让它们听到了太多不好的声音——比如说街坊邻里之间的流言蜚语,或者是吵吵嚷嚷的争执声,它们就会像受到了惊吓一样,迅速地枯萎下去。”
派蒙听着萍姥姥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突然,她好像明白了什么,语气也变得沉重起来:“……所以,现在璃月港里的状况,这些花也都感觉到了呀。”自从岩王帝君“遇刺”的消息传遍整个璃月港之后,各种议论和猜测就像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就连万民堂里的食客们,也都在争着抢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是啊,岩王帝君之死的传言,可不是小事。”萍姥姥叹了口气,手指轻轻拂过枯萎的花茎,“这大街小巷里,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是愚人众的阴谋,想搅乱璃月;有人说是「海里的东西」要镇不住了,帝君是去镇压才出事;还有人说,这些都是七星自导自演的,想趁机夺权……”
她顿了顿,眼神里满是忧虑:“这座港口,现在就和堆得满满的柴火堆一样。只要一点火星,火就要止不住地烧起来了。”话音落,她又摆了摆手,笑着打住话头,“唉,话头就到这打住吧,我老婆子年纪大了,就喜欢唠叨。年轻人,你们找我,应该是有什么事吧?”
“我们想借您的「涤尘铃」。”荧直接说明来意,目光诚恳。
“喔,那个老物件啊……”萍姥姥眨了眨眼,像是在回忆,“我记得,确实在我这。但是具体放在哪……我老婆子记性不好,就记不清啦。”
她望着远处的竹林,语气软了些,带着几分怀念:“那是我年轻的时候,一个老朋友身上戴着的小玩意。他看我老是眼巴巴地盯着铃铛看,觉得我喜欢,就把铃铛送给我了。不过他当年就和我说,假如以后有人来借这个铃铛,我可不能舍不得,得痛痛快快地给人家。”
“这么多年了,这铃铛也不知道被借走了多少次。”萍姥姥轻轻摇头,“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很久没人再来借这个铃铛啦……大概是,大家都忘了还有这么个东西吧。”
她说着,慢慢站起身,拍了拍衣角的灰尘:“唉,我这个老身子骨,腿脚不利索,找起东西来慢吞吞的,你们年轻人性子急,怕是等不得哟……”
“我们自己来找就好!”荧立刻说道。
派蒙也跟着点头,凑到萍姥姥身边,仰着脑袋说:“对呀婆婆,我们陪您回家,然后我们自己找!还能……还能帮您收拾屋子呢,您就坐着歇着就行!”
萍姥姥被她的热情逗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好啦好啦,孩子们,那个铃铛我也没有放多远,你们也别太操心了。”
“咦?婆婆,您家就在这附近吗?”派蒙忽然反应过来,看着周围精致的竹林和远处玉京台的飞檐,忍不住惊呼,“鸣哇……这可是玉京台呀!住在这里好贵的吧,您真有钱!”
萍姥姥笑得更欢了,指了指自己手里拎着的一个古朴小壶:“呵呵,我老婆子可置办不起城里的房子。你看这个壶,我的全部家当都放在里面啦。”
“全部家当……”派蒙盯着那个巴掌大的小壶,眼睛瞪得溜圆,“这里面能装下屋子?”
荧也有些疑惑,试探着问:“您是指,把屋子的钥匙放里面了?”
“呵呵呵……”萍姥姥没直接回答,只是把小壶递到荧面前,“孩子们,总之铃铛就放在这个壶里。想找铃铛的话,就自己去看看吧。”
阳光透过竹叶洒下来,落在小壶上,壶身上刻着的云纹泛着淡淡的光——谁也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壶里,竟藏着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