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集:进军高端市场(1/2)
海棠湾的蔚蓝野心
凌晨四点的三亚海棠湾还浸在靛蓝色的寂静里,林深踩着露水站在刚拍下的地块上。咸腥的海风卷着椰树叶的影子掠过脚踝,远处的灯塔每隔十秒眨一次眼,将海面熨出一道银色的褶皱。他从口袋里摸出皱巴巴的规划图,借着手机电筒的光,指腹划过图纸上标注\"私人泳池\"的位置——三个月前在莫干山民宿的露台上,那位说\"高端市场缺的不是钱,是能让人记住的细节\"的投行总监的话,此刻正随着潮声漫上来。裤脚沾着的沙粒里混着细碎的贝壳,是昨晚勘测时不小心踢到的,他捏起一枚放在掌心,贝壳内侧的珍珠层映出微弱的光,像极了第一家二手车行开业时,他在展厅角落摆的那盏台灯。
一、土地上的博弈
签约室的吊扇慢悠悠转着,将空气中的栀子花香切成碎末。林深面前的红木桌上摊着两份文件:渔民合作社的土地转让协议和他连夜修改的补充条款。为首的阿公把粗陶茶碗往桌上一顿,茶沫溅在\"生态保护保证金\"那一行:\"后生仔,我们要的不是纸上的字。\"老人的孙女正蹲在门口剥芒果,橙黄的果汁顺着指缝滴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甜腻的光斑。
林深俯身从公文包抽出另一叠图纸,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珊瑚礁修复计划\"几个字上流动。\"阿公你看,这块地的防波堤会做成阶梯式,退潮时能形成天然潮间带。\"他指着图纸上用红笔圈出的区域,指尖划过标注\"海龟产卵区\"的虚线,\"还有这片红树林,我们请了中科院的专家来规划,既挡风浪,又能让小鱼小虾有个家。\"墙角的老式挂钟敲了五下,阿公烟杆上的火星明灭不定,烟丝燃尽的灰烬落在\"每年邀请村民参与经营培训\"的条款上。最终在补充协议上按下朱红手印时,林深发现老人指缝里还沾着海泥,那是比任何印泥都郑重的印记。
奠基那天的祭品很特别:三尾刚出水的马鲛鱼,鱼鳃还在微微颤动;两束带着露水的野菠萝花,花瓣上凝着的水珠坠在青石板上,洇出星星点点的湿痕;还有阿公亲手凿的木牌,上面刻着\"海若有知\"。挖掘机启动时,林深特意让师傅先挖旁边的荒滩——那里埋着几艘废弃渔船的残骸,是他前晚带着手电筒在滩涂里摸索出来的。\"这些木头留着有用。\"他对一脸困惑的施工队长笑,海风掀起他衬衫下摆,露出腰间挂着的旧钥匙串,那是他第一家二手车行的仓库钥匙,链扣上还沾着洗不掉的机油。
开工第一周,阿公的孙子阿明就带着几个年轻人来找林深。\"我们想跟着学装修。\"小伙子黝黑的脸上泛着红,手里攥着磨得发亮的刨子,\"阿公说,守着海也要懂新活计。\"林深看着他们脚边装着海菜的竹篮,忽然在施工方案里加了条:每周三下午请木工师傅教村民做贝壳摆件。那天傍晚,夕阳把工地的脚手架染成金红色,阿明他们坐在废弃的船板上练习刨木,木屑混着海风的咸味飘向海面。
二、图纸里的温度
意大利设计师的卷尺第三次卡在酸豆树的树围时,终于忍不住把图纸摔在板房的铁皮桌上。\"林先生,砍掉这棵树能多建两间海景房!\"他的白衬衫被汗水浸出深色斑块,指着窗外那棵斜斜伸向海面的老树,树影在图纸上投下不规则的阴影,\"它的根系已经破坏地基了。\"
林深没说话,只是蹲下身拨开树根周围的沙土。夕阳穿过树叶的缝隙,在裸露的根须上投下铜钱大小的光斑,那些盘虬卧龙的根须里还嵌着细碎的贝壳。\"你看这个。\"他捏起一块带着年轮的贝壳,贝壳内侧的生长纹与树根的年轮奇妙地重合,\"这树在这里长了六十年,早就和这片海长在一起了。\"当晚的篝火会上,本地工匠阿福带来祖传的《营造法式》,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着如何让建筑与老树共生的古法,边角处还有用毛笔写的批注:\"木借海势,方得长久。\"
最终定稿的图纸上,那棵酸豆树成了三号别墅的天然遮阳伞。设计师在树旁加了行小字:\"让海风成为最好的空调\",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林深看着图纸忽然想起,莫干山民宿那棵老桂花树,也曾让他修改过三次窗户的朝向。那时的设计师不解地问:\"客人是来住店的,不是来看树的。\"现在他终于能回答:\"能记住树的客人,才会记住家。\"
管家培训课设在亚龙湾的酒店会议室,林深让大家轮流扮演\"挑剔的客人\"。四川姑娘小周被要求在三分钟内记住二十位虚拟客人的禁忌:张总对菊花过敏,李女士习惯凌晨四点喝温水,王教授的眼镜需要特殊型号的眼镜布。当她准确说出\"赵小姐的红茶要加两块方糖,且必须是太古牌\"时,林深忽然想起莫干山那位总在雨前帮客人收衣服的管家。\"高端服务就像海边的潮汐,\"他在白板上写下这句话,笔尖划过\"观察\"两个字时稍作停顿,\"要记得每个客人的节奏。\"
试睡员入住那天,小周在客房抽屉里放了本手绘地图,上面用荧光笔标出退潮时能赶海的滩涂。\"这是我阿爸画的。\"她对一脸惊喜的林深说,地图背面还粘着片晒干的珊瑚,边缘被磨得光滑,\"客人要是感兴趣,我可以请阿爸带他们去。\"林深看着那片珊瑚忽然明白,有些服务指南永远写不进手册——就像他在阳朔民宿时,那个总在梅雨季节给客人煮姜茶的阿姨,从不说\"请多关照\",却记得每个客人的口味。
设计客房灯光时,团队争论了整整两天。林深坚持要在床头装三种亮度的开关:\"熬夜工作的客人要冷光,情侣要暖光,老人起夜要微光。\"电工师傅觉得麻烦,嘟囔着\"五星级酒店都没这么讲究\"。直到有天傍晚,林深看到阿公坐在椰子树下补渔网,夕阳穿过树叶在网眼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他忽然指着那片光影对大家说:\"你看,连太阳都知道给不同的人不同的光。\"
三、看不见的战场
防水工程队的电话打来时,林深正在核对餐饮设备的报价单。\"林总,原方案的卷材扛不住台风季的水压。\"工程师的声音混着雨声从听筒里钻出来,电流声像海浪拍打着礁石,\"得换进口的自粘胶膜,每平米贵八十。\"他捏着笔的手顿在\"米其林三星厨具\"那一行,笔尖在\"备选:本地陶窑定制餐具\"的字迹上悬了悬。窗外的椰子树正在暴雨里疯狂摇晃,忽然想起昨天去工地时,看见阿公的孙子在防波堤下捡被浪打上来的塑料瓶,小伙子的裤脚卷到膝盖,露出被礁石划破的伤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