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集:被触摸的时光(2/2)
“肯定有。”陈默递给他块桂花糕,“您看刚才那个小胖墩,摸木鼎的时候眼睛都直了。”
老头被逗笑了,刚要说话,李薇突然拿着手机跑进来:“王叔,陈总,视频火了!好多人留言呢!”
屏幕上的评论刷得飞快。有人说“想起爷爷总摸我的头,说‘多摸摸长记性’”,有人发了张自己爷爷的旧算盘照片,说“算盘珠子上的包浆,都是他算账时磨出来的”,还有个海外的网友留言:“我爸去世前总摩挲老家的门栓,说那是太爷爷亲手做的。现在看这视频,突然想回家了。”
王叔看着那些评论,突然没说话。陈默发现他在偷偷抹眼睛,就把话题岔开,说要把木鼎送到触摸展厅,请他给孩子们开堂木工课。老头立刻来了精神,开始念叨该准备哪些工具,要教孩子们刻最简单的回形纹。
下午孩子们离开时,每个人手里都攥着块王叔给的小木料,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小记号。“回家多摸摸,”王叔站在门口叮嘱,“摸出包浆来,下次拿给我看。”
夕阳把木雕坊的影子拉得很长时,陈默帮着收拾东西。王叔坐在小马扎上,又开始擦拭那个铜烟袋锅,动作慢得像在进行什么仪式。“这烟袋,”他忽然开口,“其实不算老物件。我爷爷是个普通木匠,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值钱东西,就这烟袋锅,还是他自己敲的。”
陈默想起父亲临终前的样子。老人躺在床上,已经说不出话,却总要用枯瘦的手指摩挲床头那只旧铜烟袋。那烟袋锅上的包浆,也是被父亲的手掌焐出来的,黄澄澄的,像块凝固的阳光。
“我爹走的时候,”王叔的声音低了些,“我把这烟袋锅揣在怀里三天。后来发现,摸着它,就像还能听见我爹咳嗽似的。”他把烟袋锅举起来,对着光看,“你说这物件是不是通人性?它好像能把人的念想都存起来。”
陈默没说话。他掏出手机,翻出父亲那只铜烟袋的照片。烟袋杆早就断了,用红绳缠着,烟袋锅上的包浆却亮得惊人,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块浓缩的时光,被无数次触摸焐成了琥珀。
“您看这个。”他把手机递给王叔。老头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说:“这包浆,得摸几十年才能出来。摸它的人,心里肯定装着好多事。”
那天晚上,陈默把父亲的铜烟袋照片设成了手机壁纸。屏幕亮起来时,烟袋锅上的光总让他想起木雕坊里的阳光,想起王叔的手和孩子们的手叠在一起的样子。他给李薇发消息:“明天把王叔的烟袋锅也搬到展厅,就放在木鼎旁边。”
第二天一早,陈默刚到展厅,就看见王叔蹲在木鼎旁,正用茶油布擦拭烟袋锅。阳光透过玻璃墙照进来,在他身上镀了层金边。有个戴老花镜的老太太正拿着手机拍烟袋锅,嘴里念叨着:“我家老头子也有个这样的,就是没这个亮堂。”
“得天天摸。”王叔抬头对老太太笑,“越摸越精神,跟人似的。”
陈默站在远处看着,突然想起视频里那个留言。原来不管是孩子还是文物,不管是烟袋锅还是木鼎,都得靠触摸才能长出记忆。就像时光这东西,从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藏在掌纹里的温度,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手掌,在老物件上焐出来的年轮。
展厅里,几个孩子又围到木鼎旁。这次他们没急着伸手,而是先把自己的小手在衣服上擦了擦,像是在准备什么重要的仪式。陈默掏出手机,想再录段视频。镜头里,孩子们的指尖轻轻落在木头上,那些被无数只手抚摸过的纹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撒了把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