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 第490集:绸缎生意的意外机遇

第490集:绸缎生意的意外机遇(2/2)

目录

陈远心里一紧,忙问:“是哪个商队?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三天前,”老汉回忆道,“好像是从杭州来的,要去北方卖绸缎。听说那商队的老板还被山贼打伤了,现在还在镇上的医馆里躺着呢。”

陈远皱了皱眉,心里盘算着:三天前,他们刚到北方城镇,正在跟周老板交接货物。还好他们走的是赵校尉疏通的近路,没走山口那条道,不然说不定也会遇上麻烦。他又想起王老板的绸缎——要是王老板的绸缎走山口那条道,也有被劫的风险,看来必须跟王老板说清楚,以后运输绸缎,只能走他们镖局选定的路线,还要多派几个身手好的伙计护送。

歇了半个时辰,陈远带着伙计们继续赶路。马车驶离茶摊时,他回头看了一眼老汉,心里忽然有些感慨——这年头,做什么都不容易,商队怕被劫,镖局怕丢货,就连茶摊老板,也怕遇到蛮横的客人。还好他有柳如氏,有镖局的伙计们,还有赵校尉、王老板这些朋友,不然他一个人,恐怕也走不到今天。

五天后,马车终于到了苏州城外。远远地,陈远就看见一片粉色的桃花,像一团团云霞落在地上——那是桃花坞。他勒住缰绳,让伙计们在城外的客栈歇下,自己则带着一个布包,往桃花坞走去。

布包里装着周老板给的五两银子,还有一块柳如氏做的菊花糕——他想让王老板尝尝柳如氏的手艺,也想让王老板知道,自己是个靠谱的人。

走到桃花坞门口,陈远就看见王老板正在庄里的桃树下喝茶。王老板穿着一身月白长衫,手里拿着一把折扇,见陈远走来,连忙起身迎上来:“陈镖头,稀客啊!快坐,我刚泡了新采的碧螺春。”

陈远笑着坐下,接过茶杯:“王老板,这次来,是有件事想跟您商量。”他把周老板的需求、出价,还有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跟王老板说了,连周老板给的五两“牵线费”都没隐瞒。

王老板听完,眼睛亮了起来,手里的折扇也停了下来:“陈镖头,你说的是真的?周老板愿意出高于市场价两成的价格收购?”

“千真万确。”陈远从怀里掏出周老板写的字条——那是周老板给他的,上面写着愿意以每匹绸缎五两银子的价格收购,比南方的市场价高三两银子。

王老板接过字条,仔细看了看,又递给身边的账房先生。账房先生算了算,对王老板说:“老爷,按这个价格,咱们每匹绸缎能赚二两银子,要是一次运一百匹,就能赚二百两银子,比在南方卖赚得多。”

王老板点了点头,对陈远说:“陈镖头,这生意我做了!不过,运输的事必须由你们镖局负责,而且货物必须保证完好,不能有半点损坏。”

“您放心,”陈远连忙说,“我们镖局押镖,向来以安全为重。这次从南方到北方,我们走的是近路,还有官兵照应,绝对不会出问题。而且,我们还能提供‘保价服务’——要是货物损坏或丢失,我们双倍赔偿。”

“好!”王老板拍了拍手,“那咱们就这么定了。我这就让账房先生准备合同,明天咱们签了合同,后天就可以装货,由你们镖局运往北方。”

陈远心里一阵欢喜,连忙起身道谢:“多谢王老板信任!我保证,一定把货物安全送到周老板手里。”

“不用谢我,”王老板笑着说,“是你给我指了条明路。对了,你刚才说,周老板还给了你五两‘牵线费’?”

陈远愣了愣,点了点头:“是,周老板执意要给,我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

“这五两银子你就自己留着,”王老板说,“另外,我再给你每匹绸缎两钱银子的提成,算是感谢你牵线搭桥。要是以后这生意能长期做下去,我还会给你涨提成。”

陈远心里又是一喜,连忙道谢:“多谢王老板!我一定好好做事,不辜负您的信任。”

当天晚上,王老板在绸缎庄里摆了酒,请陈远吃饭。席间,王老板还跟陈远说了很多绸缎生意的门道,比如怎么辨别绸缎的好坏、怎么根据季节调整供货量、怎么跟客户谈价格。陈远听得很认真,把这些话都记在心里——他知道,这些经验对自己以后做绸缎生意很有帮助。

第二天,陈远和王老板签了合同,又去绸缎庄的库房看了货。库房里堆满了绸缎,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都有,看得陈远眼花缭乱。王老板让账房先生盘点货物,准备后天装货——这次先运一百匹绸缎,看看北方市场的反应,要是销量好,以后就增加到每次两百匹。

第三天一早,镖局的伙计们就来帮忙装货。阿福和其他伙计们动作麻利,把绸缎一匹匹地搬到马车上,每搬完一匹,就用麻绳捆好,再盖上防水的油布。王老板站在一旁看着,见伙计们做事认真,满意地点了点头:“陈镖头,你的伙计们都很能干,我更放心了。”

装完货,陈远辞别王老板,带着伙计们启程返回北方。马车驶离苏州时,陈远回头看了一眼桃花坞,满坞的桃花还在盛开,像一团团粉色的云霞。他摸了摸怀里的合同,心里充满了期待——这次押镖,不仅能给镖局带来稳定的收入,还能给自己赚一笔提成,等回到镇上,他就去给柳如氏买那支赤金点翠簪子,再跟她商量扩建院子的事。

马车在官道上缓缓行驶,陈远打开行囊,拿出柳如氏缝的护膝——护膝上绣着一朵小小的菊花,是柳如氏最擅长的花样。他把护膝系在膝盖上,心里暖暖的,仿佛柳如氏就在身边陪着他。

“陈哥,咱们这次回去,是不是就能给柳嫂子买簪子了?”阿福凑上来,笑着问。

陈远点了点头:“嗯,回去就买。还要给你和其他伙计们涨工钱,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太好了!”阿福欢呼起来,“那我就能常去镇上的点心铺买桂花糕了!”

伙计们听了,都笑了起来。马车在笑声中继续前行,路边的杨柳渐渐变成了松柏,北方的空气也越来越凉。陈远知道,再过几天,他们就能回到镇上,就能见到柳如氏,就能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

他抬头看了看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远处的山坡上,几棵松树挺拔地站着,像一个个守护着官道的卫士。陈远的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只要伙计们齐心协力,只要柳如氏在身边陪着他,他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他们的“大民商途”也会越走越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