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集:绸缎行遇仿冒(1/2)
沧州辨锦
入秋的沧州风里带着几分干爽,南门外新挂的“陈记绸缎行”招牌红得扎眼,鎏金的“陈记”二字在阳光下亮闪闪的,是掌柜王福特意请城里最好的铜匠打的。
“陈东家,您瞧这三天的流水,比青州总店刚开时还多两成!”王福捧着账本,皱纹里都浸着笑,手指在“五百二十三两”的数字上反复摩挲,“沧州人认好料子,咱们这蜀锦一摆出来,那些小姐太太就没挪开过眼。”
陈远正低头整理一匹湖蓝色云锦,指尖拂过细密的织纹——这是他托人从蜀地挑的上等货,每一寸都要经织娘织上半个月,花纹里藏着的缠枝莲,连花瓣的脉络都清晰可见。他闻言抬头,目光扫过店里拥挤的客人,嘴角弯了弯:“能打开局面就好,只是别大意,做生意跟走镖一样,越是顺境越要仔细。”
话音刚落,店外突然传来一阵吵嚷。一个穿青布衫的妇人攥着块布料冲进店里,嗓门亮得能掀了房梁:“你们这陈记云锦是怎么回事?我花二两银子买的,才穿了两天就起球,还不如街边三文钱一尺的粗布!”
妇人把布料往柜台上一摔,蓝底白花的料子皱巴巴的,表面起了一层灰蒙蒙的毛球,边角处的针脚歪歪扭扭。王福脸色骤变,赶紧拿起布料翻看,瞳孔猛地一缩——布料角落印着的“陈记云锦”商号,竟和自家的一模一样,只是字体模糊,像是用劣质印泥随便盖上去的。
“这不是我们家的货!”王福急得直跺脚,“我们陈记的云锦哪会这样?您是不是买着假货了?”
“假货?”妇人冷笑一声,“我就是在西街‘李记布庄’买的,人家说这是你们陈记的分店,还拿了和你们一样的招牌!要不是我邻居说她在你们这买的云锦又软又亮,我还不知道自己被骗了!”
陈远眉头拧起,接过那块仿冒布仔细看了看。布料的经纬线稀疏不均,花纹也走了样,缠枝莲的花瓣变成了歪歪扭扭的blob,显然是用粗劣的织机赶出来的。他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是有人在仿冒“陈记”的商号,要是不赶紧处理,用不了多久,“陈记云锦”的名声就全毁了。
“这位大姐,您先别气。”陈远把布料递还给妇人,语气沉稳,“这确实不是我们陈记的货,是有人仿冒我们的商号。您放心,我们一定帮您讨回公道,还会赔偿您的损失。”
妇人愣了愣,见陈远说得诚恳,火气消了大半:“真能讨回公道?”
“您等着瞧。”陈远转头对店里的伙计说,“去西街李记布庄,买一匹他们卖的‘陈记云锦’回来,记住,要让他们开个收据。”又对王福道,“王掌柜,你把咱们的商号文书找出来,再挑几匹正品云锦,咱们现在就去沧州府衙。”
王福急得满头大汗:“东家,这要是闹到府衙,会不会影响咱们的名声啊?万一知府判咱们理亏……”
“怕什么?”陈远打断他,眼神坚定,“咱们没做错事,是别人仿冒咱们的商号,欺负咱们刚到沧州根基不稳。要是这次忍了,以后还会有更多人仿冒,到时候‘陈记’就真的完了。只有让官府出面,才能彻底断了这些人的念想。”
王福想想也是,赶紧转身去翻找商号文书。陈远则安抚好店里的客人,承诺只要是买了仿冒“陈记云锦”的,都能来店里退换,客人们这才放下心来,纷纷议论着要去西街看看,到底是谁这么大胆子,敢仿冒陈记的货。
半个时辰后,陈远带着伙计、王福,还有那匹刚买来的仿冒布,来到了沧州府衙。知府周大人正在堂上处理公务,见有人击鼓鸣冤,便让人把陈远等人传了进来。
“草民陈远,叩见知府大人。”陈远躬身行礼,声音不卑不亢,“草民在沧州开设陈记绸缎行,近日发现有人仿冒‘陈记云锦’的商号,售卖劣质布料,不仅坑害百姓,还败坏草民店铺的名声,恳请大人为草民做主。”
周大人皱了皱眉,指了指柜台上的布料:“你说这是仿冒品,可有证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