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 第169章 前往阜阳

第169章 前往阜阳(2/2)

目录

方稷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望向村里升起的炊烟,那里有王秀英家新修补的屋顶,有晒场上金灿灿的玉米种,还有夜校窗户透出的煤油灯光。

\"告诉乡亲们...\"他顿了顿,\"我们有急事先走了,不然乡亲们总是把家里舍不得吃的好东西给我们塞上,还是这样直接走最好,那些吃的让他们自己留着吃更好!\"

铁柱背着两人的行李走在前面,解放鞋踩在田埂上悄无声息。方稷拄着花椒木拐杖跟在后面,伤脚偶尔踩到石子还会刺痛,但他走得很稳。

铁柱就蹲在驻马店汽车站的石阶上啃馍。青灰色的晨雾里,小巴车像头困兽般趴在站台,车身上\"驻马店-阜阳\"的红漆字已经斑驳得快要认不出来。

\"师傅,几点发车?\"铁柱凑到驾驶窗前问。

司机正就着搪瓷缸吸溜茶水,眼皮都不抬:\"人满就走。\"

方稷拄着花椒木拐杖过来时,铁柱已经把他们俩的行李,塞进了最后一排座位底下。车厢里弥漫着机油、旱烟和腌菜混合的复杂气味,几个早到的乘客正用当地方言高声交谈,车窗上凝着厚厚的灰垢。

\"坐前头吧?\"铁柱担忧地看着方稷的脚,\"颠起来后头更厉害。\"

方稷却径直走到最后一排:\"这儿能放资料。\"他拍拍座椅靠背,震落一层薄灰。铁柱注意到老师走路时右脚仍不敢吃重,那只解放鞋的鞋带系得特别紧。

随着鸡笼、麻袋和人流不断涌入,车厢很快变成了沙丁鱼罐头。有个抱鹅的大婶硬是把扁担横在过道,铁柱不得不把装着大豆标本的布袋抱在怀里。发动机突然轰鸣时,满车的家禽跟着奏响交响乐。

小巴车咆哮着冲上土路,瞬间把铁柱甩到窗边。

透过脏玻璃,他看见驻马店的麦田正在褪去夜色,墨绿的波浪渐渐染上金边。方稷已经翻开笔记本,钢笔尖在颠簸中划出蚯蚓似的线。

\"方老师!\"铁柱突然指向窗外,\"您看那垄沟!\"

一片与众不同的麦田掠过窗口,垄沟呈波浪形排列,与常见的直线截然不同。方稷立刻扒着窗户回头,差点撞上后面人的鼻梁。

\"抗旱垄!\"他眼睛发亮,急忙翻找钢笔,\"老赵说过阜阳有人在试...\"

话音未落,车子猛拐过弯。方稷的钢笔飞出去,不偏不倚扎进前排大爷的蒜辫里。铁柱手忙脚乱去够,又被颠回座位,脑袋\"咚\"地撞上车顶。

\"莫急莫急。\"大爷乐呵呵地拔出钢笔,蒜味顿时弥漫开来,\"你们是农技站的?\"

方稷接过沾着蒜汁的钢笔,在裤腿上擦了擦:\"省农科院的。您见过那种波浪垄?\"

\"嘿,俺侄子弄的!\"大爷突然来了精神,从怀里掏出个布包,\"说是什么'仿生学',学沙漠里...哎呦!\"

小巴车突然急刹,全车人像多米诺骨牌般前倾。铁柱死死护住方稷,听见司机探出窗外破口大骂:\"找死啊!赶着投胎是不是?!\"

原来是个穿红袄的小媳妇拦车。她挎着竹篮挤上来时,铁柱闻到了新鲜艾草的清香。小媳妇的篮子里还露出半截油纸包,香气勾得满车人直咽口水。

\"阜阳东郊停不停?\"她问司机。

\"绕路!加五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