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陆云还在!我们就要被榨干钱包!(2/2)
“在两位掌控引力的灵能者的配合下,我们DARPA的引力实验室取得了革命性突破,
已经初步洞悉了引力的本质,找到了制造引力场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反重力技术指日可待!”
“或许再过不久,现有的汽车、飞机和亚空间飞行器就全部要淘汰,使用反重力引擎!”
“还有电磁掌控灵能者,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DARPA跟斯坦福大学的可控核聚变项目组,已经有了设计全新磁约束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思路!
距离可控核聚变的实现,不再是永远需要50年了,而是指日可待!”
“其他科技领域也一样,灵能者的出现,已经颠覆了传统科研模式。灵能者与科技的融合,将释放出难以想象的伟力!”
“而在除了生物科技和模因科技以外的绝大多数科技领域,我们鹰酱都遥遥领先,所以在新时代,我们鹰酱,必将再次伟大!”
听到这话。
鹰酱民众再次兴奋了起来。
他们原本以为鹰酱率先开启星际时代就是惊喜了,没想到还有额外惊喜,灵能者竟然可以直接推动尖端科技突破,而且鹰酱或将是最大受益者。
也有一部分鹰酱民众怀疑这是假的,认为这是DARPA为了提振股市而炮制的假消息,毕竟DARPA干过这种缺德事。
为了蹭到这波流量,福克斯新闻台直播间的主持人,立刻连线了斯坦福大学的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开门见山的问道。
“琼斯教授,刚才DARPA局长劳伦斯在发布会上透露,灵能者已经融入了科研圈,正在大力推动科技发展,你听说过这件事吗?”
“确有此事!”已经返老还童的琼斯点头道,“据我所知,从前天开始,就陆续有科研团队开始跟灵能者合作了,
而且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只是时间尚短,消息还没来得及传到外界。”
“劳伦斯局长提到的可控核聚变项目,我就是参与者,所以我了解的比较多。”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已经能实现可控核聚变了,只是有一些技术难点还没解决,导致核聚变反应堆无法长时间稳定运行,Q值太低,无法商业化。”
“其中一个难点就是磁约束模型不够完美。”
“前天,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电磁掌控灵能者加入了我们的研究团队,他本人还是物理学硕士,
有他加盟之后,我们很快就对电磁力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紧接着设计出了更完美的磁约束模型。”
“最让我惊喜的是,当我们整个团队设计出模型时,那位灵能者可以凭借自已的灵能,第一时间对模型进行测试,这节省了大量研究时间。”
琼斯顿了顿,无比感慨的说道,“这让我深深的意识到,科研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灵能者和科技的结合,绝对是1+1>2!”
主持人又问道:“劳伦斯局长刚才还提到了引力掌控灵能者跟科学家的合作,会让反重力技术成为现实,你认同这句话吗?”
琼斯笑道:“身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这个问题我也有发言权。我认同这句话。
一直以来,我们无法研究出反重力技术,是因为我们对引力的了解太少了。”
“但是现在,有掌控引力的灵能者全力配合,我们很容易洞悉引力的本质,并掌握更多细节。”
“在这个基础上研究出反重力技术,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主持人继续问道:“琼斯教授,既然科研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在生物科技领域有可能弯道超车吗?”
琼斯顿了一下,无奈摇头:“我也很关心这个问题,毕竟我自已就是返老还童技术的受益者,
从一个老头变成了22岁的小伙,所以知道灵能者在科研领域的重大作用后,我就开始打听相关消息了,但是很遗憾……”
他苦笑道:“据我所知,现在的五类灵能者,无论是物质类、能量类、力场类、感知类还是特殊类,暂时都无法给生物科技的研究提供太大的助力。”
“想要推动生物科技的发展,还是得靠普通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鹰酱起码在50年内不可能追赶上东大,毕竟……陆云还在。”
“模因科技也一样。我们物理学界基本上认同陆云提出的‘信息→暗物质
暗能量→常规物质
常规能量’耦合理论,
也认同陆云提出的灵能者的能力,来源于其独特的灵魂信息结构的说法,也认可模因科技的潜力。”
“但,即便是灵能者,也无法观测到陆云提出的‘信息’,所以我们对模因科技的研究,目前处于、而且可能长期处于理论阶段,跟陆云的差距比太平洋还要大。”
“所以……”他叹了一口气道,“未来最理想的情况,应该就是我们鹰酱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
在可控核聚变、人工智能、反重力、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以及星际探索和开发等领域领先东大。”
“但是在生物科技和模因科技领域,我们远远落后于东大,并要为了购买器官克隆、返老还童、超级人类进化等服务,被东大榨干钱包。”
“注意!”琼斯教授特意加重语气,“我刚才说的是最理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