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双面棋局(1/2)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佐藤光一的遗物箱。楚云飞蹲在陈家峪后山的临时仓库里,仔细检查这个日军军医留下的物品。箱子里的文件大部分已被烧毁,只剩下几页残片和几张模糊的照片。
"团座,林医生来了。"孙铭在门外报告。
楚云飞头也不抬:"请她进来。"
林霞的白大褂在晨风中轻轻摆动,手里捧着一本皮质笔记本。她的脸色比前几天好多了,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丝复杂的情绪。
"在佐藤的背囊里找到的。"她递过笔记本,声音异常平静,"你应该看看第37页。"
楚云飞接过笔记本,翻到指定页面,顿时如坠冰窟——那是一份名为"时空异常者特征对照表"的清单,详细记录着:
1.对未发生事件的准确预知(记录次数:47;准确率:92%)
2.掌握超时代技术(青霉素制备/战术革新/武器改良)
3.行为模式与时代背景不符(语言习惯/价值观念)
4.对历史人物异常熟悉(如对"老吴"的态度)
最下方用红笔标注着结论:"楚云飞,时空异常者可能性:极高。处置建议:活体研究优先,必要时可解剖。"
笔记本从楚云飞手中滑落。佐藤不仅确认了他的穿越者身份,甚至还建立了量化分析!这个疯狂的军医究竟掌握了多少未来科技理论?
"这是...什么意思?"林霞紧盯着他的眼睛,声音微微发颤,"什么叫'时空异常者'?佐藤为什么说你'预知未来'?"
仓库里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楚云飞知道,此刻任何解释都苍白无力。他弯腰捡起笔记本,轻轻拍去尘土,决定部分坦白。
"佐藤是个疯子,痴迷于某种伪科学理论。"他尽量保持语调平稳,"他认为有人能预知未来,所以搜集了大量所谓'证据'。"
"那这些..."林霞指向笔记本上的数据,"你对未发生事件的预知准确率92%,怎么解释?"
"统计把戏罢了。"楚云飞苦笑,"比如我预测明天太阳会升起,也算'准确预知'。"
林霞没有笑。她上前一步,近得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消毒水味:"楚云飞,看着我眼睛回答——你真的能预知未来吗?"
两人的目光在晨光中交汇。楚云飞看到她眼中不仅有怀疑,还有某种深切的担忧。这一刻,他几乎想全盘托出,但理智最终占了上风。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他轻声说,"但我研究过军事史,知道某些历史规律。加上德国留学时接触的前沿科技,可能让佐藤产生了误解。"
林霞深深看了他一眼,似乎想从他瞳孔中找出真相。最终,她后退半步:"希望有一天,你能信任我到说出实话。"
她转身离去时,楚云飞注意到她将佐藤的笔记本紧紧抱在胸前,像是护着什么珍宝。这让他心头一紧——那本笔记若是落入有心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林霞!"他忍不住叫住她,"那本笔记...最好销毁。"
她回头,嘴角浮现一丝难以捉摸的微笑:"放心,我知道怎么处理'危险物品'。"
林霞走后,楚云飞在仓库里呆立良久。身份暴露的风险越来越大,而他还未做好面对后果的准备。更糟的是,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对林霞保持警惕——这个聪慧坚强的女医生,不知何时已走进他心里。
"团座!紧急情况!"方立功匆匆跑来,打断了他的思绪,"重庆派来特使,带着上面的手令!教授那边也派人来,说要谈部队改编问题!两拨人几乎同时到村口,现在怎么办?"
楚云飞眉头紧锁。国共两党同时派人招安,这绝非巧合——双方都在试探他的政治立场。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分开接待。"他迅速做出决定,"请重庆特使到团部,教授的人去医疗站。告诉两边,我处理完军务就过去。"
方立功领命而去。楚云飞整理好军装,决定先见重庆方面的人。毕竟名义上,358团还是国民革命军序列。
团部里,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正在喝茶。见楚云飞进来,立即起身敬礼:"楚团长!久仰大名!鄙人军统晋南站站长郑先,奉上面手谕特来慰问!"
楚云飞回礼,接过那个烫金信封。拆开一看,是上峰亲笔签署的嘉奖令,表彰358团"抗日有功",同时晋升楚云飞为少将师长,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直属战区长官部。
"郑站长远道而来辛苦了。"楚云飞不动声色地放下嘉奖令,"只是我军刚经历恶战,补给匮乏,恐怕难以立即整编。"
郑耀先堆满笑容:"楚师长放心!战区已经调拨三个月的粮饷和装备,不日就到。另外..."他压低声音,"上面特别交代,只要楚师长继续效忠党国,过去与八路军的合作可以既往不咎。"
楚云飞心中冷笑。国民党这一手软硬兼施玩得漂亮——先用高官厚禄拉拢,再暗含警告。若是真正的楚云飞,或许会心动,但他这个穿越者很清楚国民党未来的结局。
"云飞誓死抗日,绝无二心。但部队伤亡惨重,需要时间休整,改编之事容后再议。"
郑先脸色微变:"楚师长,这可是上峰亲自..."
"报告!"孙铭突然闯入,"日军一个联队正向陈家峪移动,前锋已到十里铺!"
楚云飞立即起身:"郑站长,军情紧急,改日再谈!孙铭,送客!"
打发走重庆特使,楚云飞马不停蹄赶往医疗站。路上,炮声已经隐约可闻,村民们在八路军组织下有序撤离。
医疗站里,"教授"正在和林霞交谈。见楚云飞进来,教授直截了当:"楚团长,时间紧迫,我长话短说——总部批准将358团改编为'八路军特别独立旅',保持原有建制,只派政委协助工作。你意下如何?"
这个条件比预想的优厚得多——共产党显然更看重他的军事才能而非政治立场。但楚云飞没有立即答复:"教授,现在日军压境,改编事宜能否战后再说?"
"当然。"教授推了推眼镜,"不过有件事你必须知道——重庆方面派来的不只是郑耀先,还有一个中统行动组潜伏在附近,准备必要时'清除叛徒'。"
楚云飞心头一凛。国民党的暗杀小组!难怪郑耀先那么痛快就走了,原来留了后手。
"多谢提醒。"他真诚地说,"我会加强警戒。"
教授起身告辞:"楚团长,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希望你能做出正确选择。"临走前,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林霞一眼。
炮声越来越近,楚云飞必须立即应对日军进攻。但更大的危机已经浮现——他不仅要在国共两党间走钢丝,还要提防暗处的杀手,同时应付可能知晓他秘密的林霞...这盘棋,越来越复杂了。
作战会议在露天召开,因为团部已经被征用为伤员安置点。李云龙、赵刚和358团主要军官围在地图旁,听楚云飞分析敌情。
"日军第22联队从东面进攻,配属四辆坦克和一个山炮中队。"楚云飞指着地图,"他们的目标是摧毁根据地,报复佐藤之死。"
李云龙啐了一口:"狗日的小鬼子,打不过就玩阴的!楚兄,你说怎么打?"
"放弃陈家峪,诱敌深入。"楚云飞斩钉截铁,"然后在平安县城打一场歼灭战!"
"什么?"赵崇武惊呼,"团座,平安县城城墙坚固,守军至少一个大队,还有装甲车支援!"
"正因为敌人觉得我们不敢打县城,才有突袭价值。"楚云飞详细解释了他的"蜂窝战术"——将突击队分成数十个三人小组,从多个方向同时突破,让守军陷入"处处受敌"的困境。
李云龙听得两眼放光:"妙啊!这就像马蜂窝,捅一下全炸锅!老子喜欢!"
赵刚却提出疑问:"县城里百姓怎么办?强攻会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这就是关键。"楚云飞露出胜券在握的微笑,"我收到情报,日军为准备扫荡,已经把百姓都赶到了城西集中营。城东几乎全是军事设施,正是理想打击目标。"
"情报可靠吗?"赵刚追问。
"绝对可靠。"楚云飞没有说情报来源是未来历史知识。平安县城大扫荡是1940年晋西北的重要事件,他记得清清楚楚。
作战方案迅速确定:李云龙带新一团佯攻牵制日军主力;楚云飞率358团特种部队和精锐连队突袭县城;赵刚组织民兵和群众转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