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酿秋实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此是千秋第一秋

第三百一十二章 此是千秋第一秋(1/2)

目录

不懂。

不清楚,不明白。

余幼嘉总是难以明悟,不过朱焽却心有感怀,轻声道:

“先生嘴上不说,可仔细想来,心中应当也是极为怀念那位周表哥吧。”

哪里有嘴上不说,寄奴分明小心眼的将周利贞天天挂在嘴边!

没准但凡有一个人夸一句周利贞,他就要在心里小小记上一笔!

余幼嘉难免觉得有些好笑,但当自己意识到笑意,却又觉得十分不妥。

她似乎......仍在想寄奴。

寄奴若是再自洽一些便好了,他若一开始就告诉她,他是什么样的人,便好了。

若他们二人中间没有隔着表哥之死,隐瞒之苦......

一切,会更好。

余幼嘉轻轻垂下眼睫,随口应道:

“或许吧。”

这已是她今夜第二次说这句话。

她仍不明白很多东西,也远比旁人想的要笨拙。

不过还好,她还年轻,还有很多时间,去慢慢追寻答案。

两人的脚步一前一后穿过田垄,田野,无限迫近,却又无论如何,靠近不了近在咫尺的星空。

余幼嘉抓萤火虫抓得满头大汗,却仍没能抓到一只,索性下了田地,摸黑凭感觉在无数甘蔗中,选了一根表皮光滑坚实,尾部干燥的成熟甘蔗,去其头尾,再用膝盖折断,旋即同朱焽分食。

她早已渴了一阵,只擦了擦表皮,便开始上牙。

朱焽更加随性,动作比她还快上一步。

两人咔嚓咔嚓啃着甘蔗,一路漫无目的游荡。

余幼嘉一边感受着口中的甜味,一边含糊道:

“朱世子,男儿何患无妻,我能看出你喜欢崇安,你若有心想要留下,我替你寻个脾性相貌都好的妻子,你们二人喜结连理,往后一定家宅和美,比我这颗歪脖子树好得多。”

朱焽本要咬下一口甘蔗,闻言也学着余幼嘉唤他‘朱世子’时的腔调,笑道:

“余县令,有些事,并不如你所想的轻易。”

旁人都说他是个君子,但其实,他只是比旁人要更迟钝,更宽厚一些而已。

他居于崇安数月,所思所想越久,越会为她而心叹。

这不是简单的见一城而敬佩一人,而是无数个夜晚思索至天光将明之后,才能隐约明了的答案。

那答案不来源于心,不来源于脑海,而来源于......魂魄。

他的魂魄告诉他,他这辈子,一定不会再遇见第二个‘余县令’。

这种越发清晰的念想,给了他一种幻觉——

他们会成为毕生知己,会成为同道挚友。

也许,也能走上一条白首同归之路。

这并非简单的‘何患无妻’可以表述,也并非‘再寻一个妻子喜结连理,家宅和美’可以替换。

他并非为情欲染身的人,也并非......会爱很多人。

天下朝不保夕,他的心总不会朝不保夕。

她这么说,不仅是瞧不起他的心,对那或许会被塞给他做妻子的人,也多有不公。

所以,朱焽只轻叹道:

“若有一日,你明白你对他是爱还是恨......”

“若有一日,你做出抉择,再回头瞧瞧吧。”

他是谁,不言而喻。

至于爱恨,回头......

更不必明说。

余幼嘉脚步一顿,心中莫名有些一言难尽,她挑眉看向整个人笼罩在漆黑夜幕之中,双眸却仍盛满月华的青年,面露古怪道:

“第一眼见到你,我就知道你是个怪人。”

“旁人若听说我都已同他人谈婚论嫁,只怕连夜骑马也要离我远远的,只有你,还说什么等我做抉择。”

“朱世子,不要心存侥幸,你或许能察觉我与他有旧,但绝不会知道我同他曾发生过什么,其实我们已经——”

余幼嘉不是会犹疑的人,她有心于今夜斩断一切,不给朱焽,也不给自己留一点儿后路。

然而,然而.......

“余县令。”

朱焽难得出声,打断余幼嘉后面的所有言语,他仍然眉眼弯弯,神态平和谦逊,甚至连容色都不曾改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